香港民風大典
Advertisement

檔案:Hkdemo.png

本條目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香港人    原居民
宗教與風俗
語文    用語
建築    法定古蹟
殯儀    節假日
飲食    港式燒烤
電影
音樂
藝術
文學
網-{}-絡文化   地鐵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地理 - 經濟
歷史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首頁
Smallwikipedialogo.png 這頁使用維基百科的內容。原文章在香港音樂。作者列表可見它的變更歷史。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歡迎把這文章修改成和在維基百科原內容完全不同的內容。當修改達一定大幅程度後可以移走這模板。


香港自19世紀以來已創作了很多歌曲。在香港音樂中,粵語流行歌曲佔了大部分,也有歷史悠久的粵劇。而香港管弦樂團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樂團

早期[]

1843年,牧歌協會已經在香港成立,索爾頓為首任會長。1861年,合唱協會在C.F.A.Sangster提議下成立。1872年,合唱協會開始以愛樂協會名義組織音樂會。

華人在19世紀仍然喜愛粵曲粵劇等。

歐西歌曲[]

1950年代在高級夜總會表演的歌星以獻唱歐西流行曲為主,配以樂師(主要為菲律賓籍)現場伴奏。

由於接觸西方流行音樂,1960年代的年輕人喜歡自組樂隊,以唱英文歌曲為主。著名樂隊有:泰迪羅賓花花公子樂隊(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許冠傑蓮花樂隊(Sam Hui & Lotus)、陳任與Menace(Joe Chen & Menace)、失敗者(Loosers,溫拿樂隊前身)以至較後期的新特樂(New Top Notes)及玉石樂隊(Jade)等。1970年代初期的偶像歌手仍以英文歌曲為主,著名的有陳美齡陳秋霞等。

國語歌曲[]

早在1950年代以前﹐來自上海海派的國語時代曲流行於香港﹐代表的歌星有龔秋霞周璇姚莉李香蘭白光吳鶯音張露等。

到了1970年代來自台灣的歌手雄霸香港樂壇,包括青山姚蘇蓉楊燕湯蘭花劉家昌甄妮尤雅鄧麗君鳳飛飛等。 其中以多次訪港的「東方歌藝團」網羅最多當紅台灣歌手作舞台演出。

電影主題曲[]

由於國語電影在1960年代領導香港電影的市場,連帶電影主題曲及主唱歌手亦同時走紅。由於當時的當紅演員如林黛樂蒂等並非唱家班,主題曲通常由幕後代唱。其中包括由顧家輝作曲顧媚主唱林黛遺作《不了情》。

粵語歌曲[]

粵劇[]

粵劇發展出來的粵語歌曲有些粵曲腔口,部分伶人改唱時代曲,鄧寄塵鄭君綿等。有些完全脫離粵劇的規限創作自己的風格,當時「粵曲」一詞亦有指是粵語歌曲(即粵語流行曲)而非現在的粵劇別稱。

粵劇團:

粵語流行曲[]

主條目:粵語流行歌曲

在歐西及國語歌曲流行的年代,相對較為保守的星馬仍以粵語歌曲為主,部分流入香港市場在當時工廠女工間大行其道,當時著名的星馬歌手有鄭錦昌麗莎及後期的尹光朱咪咪等。

香港普及化的粵語流行曲是由許冠傑開創的。他把廣東話的歌詞填入西方流行樂曲(尤其是貓王皮禮士利)。

後來粵語流行歌曲參照很多日本歌曲及西方音樂譬如樂與怒、藍調、民歌。由於日本歌曲比較有時代感,改編歌曲成了一個熱潮。踏入1990年代,男子歌手比較受歡迎。當時,張學友黎明劉德華郭富城被稱呼為「四大天王」。張學友的唱片銷量在當時達到了國際水準,更是參與了許多國際音樂獎項的頒獎典禮,成爲香港流行音樂史上的一個對外巔峰時期。同時,香港也開始追求原創本地音樂,例如逹明一派夢劇院Face to Face。自2000年代,女子組合慢慢復興。譬如:Twins2RCookies。近年來,除了男子組合從新冒起,如SOLEREO2Sun Boy'z,以唱作人身分出道的歌手也不少,他們往往是集作曲家、作詞人、歌手於一身,如唱作四小強--王菀之張敬軒張繼聰方大同側田

國語流行曲[]

1990年代之前,香港流行音樂歌手并不重視國語流行音樂,在這之前香港的國語流行歌曲大多是來自其它大中華地區,直至1990年代開始后,以張學友爲代表的四大天王開始進入臺灣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市場,嘗試國語流行音樂的表演。這其中最爲成功的亦是張學友,他的國語唱片《吻別》、《真愛新曲+精選》等均在海外獲得極大的成功,亦取得了創紀錄的銷量,令其登上高峰。在這個期間,其它的四大天王成員譬如劉德華亦在中國大陸的國語歌曲方面取得成功。

電視劇主題曲[]

顧嘉輝葉紹德創作,仙杜拉主唱的《啼笑姻緣》大受歡迎。後來黃霑顧嘉輝合作把電視劇主題曲風格提升到雅俗共賞的層次。因此確立電視劇主題曲的音樂地位,直到90年代末期電視受歡迎程度下降才失去影響力。

古典音樂[]

香港管弦樂團於1974年成立,在香港推廣傳統西方音樂,並得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

表演場地[]

參看[]

  • 粵語流行歌曲
  • 施介強 - 粵語流行曲研究者,香港電台第五台DJ

外部連結[]

Smallwikipedialogo.png 這頁使用維基百科的內容。原文章在香港音樂。作者列表可見它的變更歷史。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歡迎把這文章修改成和在維基百科原內容完全不同的內容。當修改達一定大幅程度後可以移走這模板。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