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風大典
香港民風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菜,或說香港料理,有人稱之為港式飲食香港飲食,不等於粵菜,不等於中菜。香港菜的集合遠超過粵菜或中菜,而且有自己一套西方飲食。早在2010年就有香港食家後裔寫書教煮香港菜,前後共寫了五本書,按時序分別是,2010年《真味香港菜》、2014年《陳家廚坊:最愛香港菜1》、2015年《陳家廚坊:最愛香港菜2》、2016年《真味香港菜—增訂版》、2019年《經典香港小菜》(原擬訂名稱是《經典香港菜》)。在更之前,在2001年開始,就有從日本移民香港的人在香港開設香港料理專門教室教授居港日本人烹調香港料理。[1][2][3][4]而在2010s年代已有香港人去日本開設食肆,有茶餐廳,有粥舖,當中有店舖強調賣的是香港料理,例如「Maggie’s Kitchen」[5]和「八十港」[6]。Maggie's Kitchen賣的有家庭料理、茶餐廳食物和飲料、唐餅、港式麵包[7]八十港賣的有大牌檔食物、車仔麵、粉麵、雲吞麵、街頭小食、茶餐廳食物和飲料、甜水、點心、滷水食物。[8]2022年,港日連盟設立網站,搜集在日本的香港料理店資訊,並介紹香港料理,當中把香港料理劃分為家庭料理、宴會料理、飲茶、大牌檔、甜品/小食。[9]

特色[]

如果香港菜或香港料理是指香港人的飲食和香港的食肆,則因為香港自身經歷和過往的開放和自由放任,所以非常多元,世界各國菜式都能找到,有日本菜、韓國菜、越南菜、泰國菜、印度菜、上海菜、北京菜、台灣菜等等,又會產生融合,例如清真點心。因為這種多元,所以指出香港菜或香港料理有某一飲食特色、飲食風格時,往往能在香港人的飲食和香港的食肆找到與之對立的另一個極端的特色的飲食品和飲食風格。

香港有156年作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日子。香港在成立時,英人港府宣佈不抽稅,香港是各國自由貿易的港口,並尊重當地華人[註 1]的生活習慣。在後來也是低稅率、簡單而直接的稅種。英國政府和代理英國的香港政府能不管就不管,當然包括不管飲食文化,是華人在歷史上極少數可以視統治者於無物的狀態。在這種華洋雜處、隨意自由、各國貨物匯聚的情況下,發展出香港菜多元而自由的特質。香港菜既有步驟繁複或考驗雙手技術的菜色,也有毫無技巧而極度簡單易做的菜色;既有講求新鮮,食材在做菜前一刻仍充滿生命力,也有以各種能存在幾年的加工食品做食材;既有極奇清淡,也有非常濃烈或刺激;既有追求健康,也有口福和味道至上。

香港由最初漁農業社會和做轉口貿易,到後來成為工業社會,再到後來服務業為主的社會,由遠離現代文化,到現代化,再到出入口蓬勃、現代購物天堂,再在全球化下結合在地化,各階段皆有貢獻。香港作為嶺南之地,山林和水都多,並曾經遠離現代文化,保存了吃田雞(一種叫虎紋蛙的青蛙)和蛇的文化。香港早於中國現代化,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東亞大陸立國後,中港二者管制邊境往來,香港和澳門與中國包括嶺南其他地方的發展分道揚鑣,香港人一早視貓狗是寵物並愛護之,不吃貓和狗,廣東人卻吃龍虎鳳(蛇貓雞)和三六(狗肉)。自從1951年中港二者管制邊境往來,香港被逼轉為發展輕工業,在1960s年代以輕工業開始經濟起飛,1970s年代開始股市暢旺兼近乎人人炒股,香港人不斷有各式飲食發明。經濟起飛時代工廠工人活動帶來港式燒烤文化;股市暢旺帶來魚翅撈飯、魚翅餃、魚翅包。

不過,在香港有些種類的食肆和食材店是能開到成行成市的,分別是粥舖、粉麵舖、飯店、燒味店、滷味店、臘味店、海味店、茶樓酒樓、港式甜品店、茶餐廳、大牌檔、街頭小食、港式麵包舖。當中茶餐廳是源自冰室、港式西餐廳、茶檔、港式麵包舖、大牌檔和港式快餐店。除了個別經營的店舖,香港有些連鎖店舖是近乎總有一間在你左近。當中,港式連鎖快餐店有美心MX、大快活、大家樂、一粥麵、米線陣,港式連鎖麵包西餅店有美心西餅、聖安娜餅屋、超群麵包西餅,其他則有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薄餅博士、譚仔雲南米線、譚仔三哥米線、摩斯漢堡、太興燒味、包點先生、唐記包點、元氣壽司、吉野家、上海姥姥、批&撻。當中,港式連鎖快餐店雖然常有新意,但也有基底部份不變的,它們都仿傚茶餐廳。美心MX、大快活和大家樂都有仿傚港式西餐廳,都設有燒味部。部份美心MX有酒樓食物;大快活仿傚飯店和有街頭小食;一粥麵仿傚粥舖和麵店;米線陣仿傚麻辣米線食肆。市面上香港大眾愛吃和吃慣的香港料理是有頗穩定的口味和特色的。

雖然香港有四大族群,分別是廣府、客家、潮州和蜑家,各家庭的家常菜依族群不同而不同,但電台和電視台講廣東話(以廣府話為基底的香港語言),電視台婦女節目教廣府家常菜為主。而就算沒有看報紙,沒有聽電台,沒有看電視,沒有上網,也會受到香港環境影響,例如客家人也會煮牛丸做菜,街市和連鎖超市很易買到牛丸這種潮州食材而且很便宜,不過客家人煮牛丸也是激鹹的,又例如華人也會煮豬扒或牛扒做家常菜,也是因為街市和連鎖超市很易買到而且很便宜,不過會用芡汁或豉油,一碟上,大家用筷子夾來吃,每個人可吃上兩塊或以上。

市面的香港菜以廣府為基底,口味揉合了客家、潮州,還有蜑家,是整個廣東,不同於廣府口味,而且吸收了上海、南洋、日本,還有西方特色,不是中國任一菜系口味,香港極常見的中菜「燴」烹調手法不見於中國的百度百科和台灣的國語辭典,並從湯、主菜、甜品、飲料,到西餅、麵包、三文治、多士,有自己一套西方飲食。

香港大眾觀念:好吃就不健康。臭襪樂隊有首歌叫《蕃茄有益》,歌詞就有句「好食無益,無益好食」。這反映了香港人喜歡的好味好吃香港菜口味,其實主要是,一、多糖、多鹽、多油或脂肪、少纖維,二、香口煎炸,三、不是酸就是辣,刺激食物。即是香港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好吃是不同於廣府人和中國北方人的,如果是廣府,則嫩和爽,是健康的,如果是中國北方人,則軟糯,即軟冧煙靭,也可以是健康的。

香港人口味普遍濃味、鹹,要油,但廣府族群人士是極淡口的,連白饅頭都能說好吃,不過又不及客家,客家口味是激鹹的,香港市面有段距離,有些香港人就說真的接受不了蝦醬,說太濃味,從這方面看又不是客家口味,尤其香港人喜歡爽和滑,這像廣府。香港菜與潮州菜都求鮮,食肆例如大家樂、美心的雞飯的雞有血水,與潮州菜都喜歡海鮮,咖哩魚蛋的魚蛋就是潮州食物,與潮州菜都喜歡彈牙,亦即台灣人說的「QQ的」,不過,潮州菜淡水魚魚生,香港人嘩然。香港人喜歡的蜑家避風塘的特色是惹味,不屬廣府、客家和潮州。

香港人喜愛的雪菜肉絲是上海菜。香港口味也喜歡酸和甜,例如咕嚕肉和波蘿腸仔,但不是上海口味的濃油赤醬和常見醋。雖然香港人和上海人的早餐都吃油器,但是香港配粥吃的油器與上海人不盡相同,廣東人吃粥則不配油器。香港與上海一樣喝豆漿,豆漿在香港和上海一樣有鹹有甜,但上海人典型會加入醬油和醋,香港未聞有人這樣喝法,而且香港豆奶只有甜,又喜歡凍甜豆漿。

差異還有:香港的中菜有各種炒飯,與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各地不盡相同。香港人的飲食發明還有西餅(奶油花餅、各種撻和批)、港式麵包、各種用焗爐的菜式例如焗飯、各種茶餐廳飲品,等等。

香港飲食常分中西,但只是粗略而已,像咖喱、日式食物、檬水,其實非中非西或難說,在歸類時就隨便了。雖然香港菜可以分為幾個大類,但每個大類總有例外,甚至很多例外。

各大類[]

香港菜,或說香港料理、港式飲食、香港飲食,可以分為五大類:粵英混合式(包含南洋文化)、粵式(港式粵菜)、粵滬北方混合式、港式西方飲食、其他未成大類。

粵英混合式[]

香港人一般所說的中西合璧大致就是粵英混合式,中式以粵式為主,西式以英式為主。茶餐廳正是中西合璧(粵英混合)的代表。茶餐廳食品和飲品在港式連鎖快餐店和一些大牌檔等食肆或多或少也有販售。雖然這些食肆和光顧這些食肆的食客在觀念上或會把食品和飲品分為中餐和西餐,中餐用筷子吃,西餐用刀、叉、匙羹吃,但所謂中餐西餐只是方便食客的粗略分類,並不嚴謹,像咖喱、日式食物、檬水,其實非中非西或難說,在歸類時就隨便了。

香港有156年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傳承了早期英國人吃早餐的習慣。早期英式早餐根據的是十九世紀的營養學,特色是豐富的蛋白質。茶餐廳早餐是這種英式早餐的平民版,主要為勞動階層補充體力,以前香港是港口,很多勞動型的工作,例如鴛鴦有一說是底層人士想同時喝咖啡和奶茶而製造出來的混合種。因此,茶餐廳早餐除了蛋白質豐富,也高卡路里,多鹽,多糖。

茶餐廳早餐主要包括以下飲食品的組合[10]

  • 多士/牛油方包
  • 奄列/煎太陽蛋/炒蛋
  • 飲品:牛奶/奶茶/咖啡/鴛鴦/滾水蛋/檸茶/汽水/即沖麥芽飲料/利賓納
  • 香腸/午餐肉/火腿
  • 茄汁豆
  • 火腿通心粉/沙爹公仔麵/雪菜肉絲米粉
  • 牛奶麥皮
  • 半生熟蛋
  • 漢堡包(現在多因難吃而已被淘汰)
  • 三文治

茶餐廳飲品非常多變,盡錄會非常冗長。

有些香港人也會吃歐陸式早餐,即是用果醬或花生醬塗方包。

除了早餐,香港也傳承了英國吃下午茶的習慣而有下午茶餐,不過不是每人每日都有空閒吃下午茶。早餐時段提供的飲食品也會在下午茶時段供應。除此,也會提供小食,也更高卡路里,更多鹽,更多糖,例如炸雞髀配紅豆冰。有些食肆也提供一些午餐的輕量版作為客人的選項。[11]

茶餐廳小食包括:

  • 炸雞髀/炸雞翼
  • 豉油雞髀/豉油雞翼
  • 滷水雞髀/滷水雞翼
  • 燒雞髀/燒雞翼
  • 西多士/蝦多士
  • 菠蘿包/菠蘿油
  • 薯條
  • 紅豆冰/各式特飲
  • 司華力腸
  • 奶油豬
  • 熱狗

茶餐廳午餐和晚餐一般提供澱粉質類食品,包括炒河、炒米粉、炒烏冬、炒意粉、盅頭飯、碟頭飯、焗飯、小菜客飯。有些茶餐廳還會提供鐵板餐。碟頭飯分為燴飯和炒飯。燴飯分為中式飯類和西式飯類,其中的飯可改為意粉,稱為燴意。燴即是把做好的菜餚澆在一碟飯(或意粉)上覆蓋就上菜。因為做法簡單和一碟過,上菜快,所以燴飯通常是茶餐廳的快餐。因為午餐時段客人多數還要上班上學,所以午餐多數選快餐,晚餐才選其他上菜慢的選項。

而其實,炒河、炒米、炒烏冬、炒意都是用碟上菜而一碟過的,都是碟頭,不過就不是飯。

西式飯類,簡稱西飯,包括焗飯也是西飯,當然是香港發明的食物,飯不是西方多數國家傳統主食,就算是某些國家的主食,做法也非常不同。各種炒烏冬菜色和炒意粉菜色,當然也是香港發明。現代中國人傳統不吃烏冬,日本人傳統不炒烏冬,炒意粉同理。香港發明的食物也不限於西餐,炒飯例如福建炒飯、鹹魚雞粒炒飯、鴛鴦炒飯、西炒飯、XO醬海鮮炒飯也是香港發明。

另外,香港的糖水舖、甜品店也是中西合璧,除了傳統粵式糖水、中國北方糕點,也有不少西式甜品,例如雪糕、啫喱、布甸,甚至日式刨冰。同樣,亦有大量香港發明,著明的有:芒果班戟、楊枝甘露、B仔涼粉、西米撈。

而香港有些餅店也是中西合璧,既賣唐餅,也賣西餅。

粵式[]

作為嶺南之地,香港有大量粵式食肆。像蛇店、涼茶舖和雲吞麵店都是賣粵式飲食品。當然飯店也多是賣粵菜。這些食肆賣的是基層飲食品,而高級粵菜、精緻粵菜則要到茶居、茶樓、酒樓、酒家。飲茶吃點心的點心就是精緻粵菜其中一類。雖然叫粵菜,但很多香港飲食品發明,一些發明甚至明顯有別於傳統的粵菜,只是過去不會稱之為港式粵菜,而會把明顯有別的歸類入新派粵菜,不過像椰汁芒果布甸和七彩啫喱這類點心明顯超出了粵菜範圍。

不少香港人有飲早茶的習慣。所謂飲早茶即是在茶樓(或茶居、酒樓、酒家)早茶時段去飲茶吃點心。

茶樓(或茶居、酒樓、酒家)早茶以點心為主,著重調味料,著重蒸、煎、炒,包括而不限於[10]

  • 腸粉
  • 煎蘿蔔糕
  • 炒米粉
  • 馬拉糕
  • 糯米雞
  • 其他點心,例如燒賣、蝦餃、鳳爪、叉燒包
  • 冬天會吃糯米飯

飲茶主要會喝白茶。糯米雞因為方便攜帶,很多人會帶走拿去當早餐。

香港發明的點心有:椰汁芒果布甸、七彩啫喱、魚翅包、魚翅餃、鮮蝦銀針粉、叉燒餐包、橙汁卷、沙律海鮮卷。

香港除了狹義的粵式食肆,還有廣義的粵式食肆,即是客家菜食肆和潮州菜食肆,還有不是廣府、客家和潮州的蜑家和避風塘,這些對香港菜和香港人口味都有影響,例如客家的醎、客家的鹽焗雞和釀豆腐、潮州的丸類食材和滷味,例如香港發明的XO醬不是傳統的廣府、客家、潮州口味而與避風塘同為惹味。

粵滬北方混合式[]

二戰日本侵華開始,有上海來港移民潮,而二戰結束就開始國共大戰,又有大量上海人移民香港,影響香港飲食,例如粵式粥品與各式油器例如油炸鬼混著吃就是香港常見早餐之一。

香港人和上海人的早餐都吃油器,但不盡相同,共通的有油炸鬼和煎堆,其他的,上海是油酥芝麻大餅、老虎爪,香港則是咸煎餅、牛脷酥,還有豆漿,香港和上海一樣有鹹有甜,但上海人典型會加入醬油和醋,香港未聞有人這樣喝法,而且豆奶只有甜,又喜歡凍甜豆漿。香港人喜愛的雪菜肉絲是上海菜。香港口味也喜歡酸和甜,例如咕嚕肉和波蘿腸仔,但不是上海口味的濃油赤醬和常見醋。

香港很多粥舖/粥店。它們都有賣四大油器和豆漿。

2010s年代開始,香港出現大量中式包點連鎖店,就是粵滬北方混合式,不過受到香港潮流口味影響,會有紫薯包這類食物發明。

港式西方飲食[]

日本有和風洋食,但香港是去到香港有自己的西餅、麵包、撻、批、西餐、鐵板餐、焗飯、西飯、西湯、特飲、一般飲品、甜品、三文治、多士,涵蓋範圍不見得會輸蝕。提供港式西方飲食的有港式扒房、港式西餐廳、港式麵包店、港式西餅店,當然它們在香港不會加港式二字,不過香港人懂得分辨。而茶餐廳作為中西合壁的代表,當然也是發明了大量港式西方飲食品。另外,港式燒烤是西方燒烤的一類,是社交活動,不過別具特色。港式燒烤不是燒味,中國沒有的。

其實,西方各國各有自己飲食品和飲食文化,而港式飲食中的「西」卻模糊和混雜,例如羅宋湯配意粉配可樂。

港式西方飲食可以粗分為港式麵包、港式西餐、港式西餅、港式燒烤和少有專門賣的港式西方飲食品。

港式麵包[]

主條目:港式麵包

香港人很喜歡吃麵包,尤其不少人會買港式麵包帶走吃當早餐。港式麵包的特色是,偏甜,偏軟,而且常有椰絲。

當成早餐的常有[10]

  • 雞尾包
  • 雞批(雖然不是麵包,但港式麵包店有賣)
  • 菠蘿包
  • 腸仔包
  • 餐蛋包

除此外,常見港式麵包還有:

  • 椰絲奶油包
  • 餐肉包
  • 腿蛋包
  • 椰賓
  • 芝士麵包條
  • 提子丹麥條
  • 吞拿魚包
  • 豬仔包
  • 鹹牛肉包

沒那麼常見但都常見的港式麵包還有:

  • 叉燒餐包
  • 雞髀包
  • 車輪包

雖然不是麵包,但港式麵包店常有售蛋撻、椰撻、雞批和紙包蛋糕。

除了早餐,午餐和下午茶都一樣可以吃港式麵包。

港式西餐[]

午餐和晚餐可以吃港式西餐。港式西餐廳和港式扒房提供港式西餐,而有些茶餐廳和港式快餐店也會港式西餐。

港式西餐通常沒有頭盤,而只有餐湯和餐包配牛油作前菜。餐湯常有兩至三款供食客選擇一款。餐湯如果是西餐,則可以分為紅湯和白湯。紅湯最常見是港式羅宋湯,較不常見但都常見的替代選項是意大利雜菜湯和蕃茄忌廉湯。白湯最常見是港式忌廉湯,較不常見但都常見的替代選項是港式粟米湯和港式周打湯。除了紅湯和白湯,有些食肆會提供龍蝦湯做選項。除了西湯,有些食肆會提供中湯做選項。

港式西餐主菜除了各種扒、威靈頓牛柳這類傳統西菜可以選擇,還有瑞士雞翼、燒豬髀、焗蟹蓋、瑞士汁炒牛河這類粵式西菜或港式西菜可以選擇。部份食肆提供焗飯、焗意粉或鐵板餐。主菜或可以配上白飯、意粉或薯菜,薯菜較多是薯條。港式西餐中的白汁是港式白汁。

不是每一間港式西餐食肆都把甜品包括在套餐內,如果有提供甜品,通常是啫喱、杯裝雪糕等,而有些食肆會提供梳乎厘。餐飲則多數是茶餐廳飲品。

所謂港式扒房則是專做扒類西菜和鐵板餐的港式西餐專門店。

港式西餅[]

在香港,西餅一般作為下午茶,或探訪親戚時送禮使用,而個人離職或結束部門或公司而要解散時也會作為送別禮物,因而又稱為散水餅。散水即是走人的意思。西餅是一個港式概念。西方各國不會為自己的糕點加個西字或western生字。香港會加個西字是為了與唐餅驅別開。老派西餅多數很甜和易膩,常使用由牛油製作的奶油作黏合劑和抹在糕餅上弄出不同花款,因而又叫花餅、奶油花餅。[12]

常見老派西餅有[13][14][15][16][17]

  • 荷蘭撻/煙囪餅/帽子/飛天炮
  • 黃梅花籃/雀巢/黃占餅/果占籃/花餅/花卷/游泳池/花籃蛋糕
  • 忌廉筒
  • 朱古力三角蛋糕/三角朱古力蛋糕/三角朱古力
  • 香橙三角蛋糕
  • 菠蘿蛋糕/菠蘿占蛋糕
  • 咖啡蛋糕
  • 合桃牛油蛋糕
  • 三色蛋糕
  • (港式)拿破崙/合桃拿破崙
  • (港式)黑森林蛋糕
  • 蛋撻
  • 椰撻
  • 雞批
  • 紙包蛋糕

在2010s年代後期開始,人們認為老派西餅太便宜,開始不再作為送別禮物。加上各種原因,賣老派西餅的店舖越來越少。除了賣新派西餅或直接賣正宗西式西餅,老派西餅也改變,例如港式拿破崙的材料,現在的人不喜歡用牛油製作的奶油,有人指有店舖改成蛋白霜,他覺得好吃。[18]

新派西餅:

  • 朱古力撻
  • 栗子撻/某栗撻
  • 紫薯撻
  • 香芋焗西米布甸

港式燒烤[]

準確來說,港式燒烤不是一道菜色或一類菜色,而是一項聯誼活動。雖然香港絕大多數人都住在多層大廈其中一層的一個單位,不可能像美國般在家的花園燒烤,但香港有很多郊野公園,是過去政府設立的,而一些郊野公園有燒烤場地免費提供。這些場地有大量圓柱形石製公共燒烤爐。進行這項活動的一群人,首先會用頭部是U字形的燒烤叉刺著食物,並多數會為食物塗上燒烤蜜糖,然後這群人會一人一燒烤叉圍著燒烤爐坐在石椅上用燒烤叉把食物放在燒烤爐的火堆的上空去燒烤。香港人把進行這項活動除了稱為barbecue或BBQ,還稱為「燒嘢食」,粵文「嘢」即是東西,逐字翻譯即是燒東西吃。[19][20]

香港人進行港式燒烤活動會燒的食物通常有[21]

  • 牛扒/已醃製好的牛扒
  • 豬扒/已醃製好的豬扒
  • 雞扒/已醃製好的雞扒
  • 雞翼
  • 腸仔
  • 紅腸
  • 芝士腸
  • 甜椒
  • 方包
  • 棉花糖
  • 牛丸
  • 貢丸
  • 魚蛋

少有專門賣的港式西方飲食品[]

有些西方飲食品類別少有食肆專門賣,例如三文治,雖然在超級市場、便利店、茶餐廳、港式快餐店等都有賣,但同時也賣其他不類型的東西。香港茶餐廳除了有賣蛋治(雞蛋三文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文治)、餐蛋治(午餐肉雞蛋三文治)、吞拿魚肉三文治這類三文治,也有一些茶餐廳有賣沙牛治(沙嗲牛肉三文治)或沙牛蛋治(沙嗲牛肉滑蛋三文治),是香港的食物發明。

香港不但美式快餐店如麥當勞和肯德基有售可樂,港式西餐廳、茶餐廳和港式快餐店快有售可樂,而且中式食肆例如酒樓、一些粥店、一些雲吞店、中式包點連鎖店有售可樂,有售可樂的食肆非常普遍。

茶餐廳有賣的西方飲品很多,而且很多香港發明,例如檸樂(檸檬可樂)、檸啡(檸檬咖啡)、檸賓(檸檬利賓納)、檸七(檸檬七喜)、鹹檸七、檸樂煲薑、港式奶茶、檸茶、鴛鴦。其中港式奶茶和檸茶的茶都是西茶,不是中茶。除了茶餐廳,港式西餐廳和港式快餐店都有賣不少種類的茶餐廳飲品,甚至一些粥店都有賣一些種類的茶餐廳飲品。

香港食肆也發明了一些廣為人知的西方甜品,即是椰汁芒果布甸和芒果班戟,酒樓和糖水舖有售。

港式意粉也是沒有食肆專門賣,不過連香港pizza hut賣的意粉也是港式意粉[22]

其他未成大類[]

香港飲食,除了粵英混合式、粵式、粵滬北方混合式、港式西方飲食,也有一些不歸入前四項而又未成大分類的。

車仔麵[]

車仔麵是香港發明,有香港人去日本開餐廳賣香港料理就有賣傳統車仔麵[6]

原則上,車仔麵不是一道菜色。車仔麵由配料、麵底、湯底甚至醬汁都是自由選擇,只要車仔麵店有的,都可以選擇,甚至可以選成「車仔飯」[23],如果店舖有飯給客人選的話。傳統配料有魚蛋(或咖哩魚蛋)、豬皮(或咖哩豬皮)、蘿蔔(或汁煮蘿蔔)、紅腸、豬雜、牛雜等等;傳統麵底有米粉、河粉、幼麵、油麵;傳統湯底有清湯、咖喱湯;有些店舖有提供醬汁,傳統醬汁有咖喱汁、辣汁。[24]

港式米線[]

香港2000s年代末期開始流行港式米線。不論四川還是雲南都沒有麻辣米線,結合四川麻辣和雲南米線的麻辣米線是香港發明。[25]加上以車仔麵模式售賣,自由選擇配料、麵底、湯底,並自由加添配料,自由選擇辣度,按選擇收費,是迎合香港人市場而來的特色。[26]

在地化美式快餐[]

美式快餐,即炸雞和漢堡包,受不少香港人喜歡,尤其在地化後。

炸雞[]

香港很多人喜愛炸雞髀,很多茶餐廳和港式快餐店都有售,通常作為午餐,例如炸雞髀飯,或下午茶餐配炸薯條,或不配炸薯條,並配餐飲,例如可樂或紅豆冰。[27][28][29]其次多人喜愛是炸雞翼,一般作為下午茶餐。

雖然香港很多人喜愛炸雞髀和炸雞翼,很多食肆有售,很普遍,但炸其他部位或炸全隻就不普遍了。並且雖然很多食肆有售,但只是食肆眾多菜式其中一兩項。專門吃炸雞還是到肯德基,或者分店少多了的Jollibee,又或者去在2019年末開始出售炸雞的麥當勞。

香港肯德基在2010s年代初開始加強在地化,推出避風塘脆辣雞、鹹蛋黃金脆雞、鹹蛋黃金雞翼,推出葡撻,還有各式飯,例如家鄉雞皇飯(即是白汁雞皇飯)、辣汁磨姑飯、雞扒辣汁磨姑飯、鹹蛋黃金脆雞焗飯,各式湯,例如羅宋湯、磨菇忌廉湯、磨菇雞肉忌廉湯、粟米忌廉湯、周打蜆湯,各式餐飲,例如奶茶、檬水、檬茶、紅豆冰、特飲,各式通心粉,例如蕃茄濃湯扭扭粉(即是蕃茄湯通粉)、忌廉雞湯扭扭粉、豬扒扭扭粉、板燒雞腿扭扭粉、豬柳蛋扭扭粉、厚切餐肉滑蛋扭扭粉,還有自創的厚切餐肉滑蛋芝士包(即是午餐肉滑蛋芝士漢堡包)。[30][31][32][33][34][35]

漢堡包[]

雖然在麥當勞1975年進駐香港前,香港就有港式快餐賣港式漢堡包,叫雜港包,漢堡扒和醬汁製法不同於麥當勞等快餐店,但沒有形成風潮。[36]雖然直至現在,有些茶餐廳和港式快餐店有賣漢堡包,但並不普及。雖然香港有些專賣漢堡包的本地食店,有店舖賣叉蛋漢堡(叉燒炒蛋漢堡),有店舖以車仔麵模式售賣漢堡包,自由選包、漢堡扒、配料和醬汁去配搭,但都不普遍。[37]

雖然不少美國漢堡包連鎖店曾進軍香港市場,但都幾乎以退出香港市場作結[38],只有麥當勞能長久做下來並越來越多分店,並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份,人們會為麥當勞改花名(例如老麥、m記、麥記),某急口令中有麥當勞一詞,去麥當勞打芒亨,社會現象「麥難民」,為麥當勞食物改花名(例如豬柳強、魚柳Bell、魚柳Bell Chan),等等。很多香港人吃麥當勞的早餐,當中特別受歡迎的早餐有早晨全餐和豬柳蛋。不但早餐,午餐也是很多人光顧。因為麥當勞有便宜的選擇,所以吸引不少貧窮老人光顧[39]

麥當勞除了迎合香港人喜好推出將軍漢堡、玉子將軍漢堡,還很早就有嘗試在地化。直至2023年,麥當勞現在有或曾經有的在地化飲食品有港式燒味風味shake shake薯條調味粉,有各式湯,例如羅宋湯、雞蓉心星湯、忌廉蘑菇粟米湯、小龍蝦湯,有各式飯,例如各款麥趣飯(碟頭飯)、各款飯tastic(米漢堡),有各式扭扭粉(即是通心粉),例如豬柳蛋扭扭粉、火腿扒蛋扭扭粉、板燒雞腿扭扭粉,有各式飲品,例如港式奶茶、檬水、檬茶、鹹檬樂、特飲。[40][41][42][43]

食俗[]

散水餅[]

香港人除了上門拜訪久違的親戚會買盒港式西餅帶去,也會在個人離職或關閉部門或公司而要解散時把港式西餅作為送別禮物,因而港式西餅尤其老派港式西餅又稱為散水餅。散水即是分離走人的意思。在2010s年代後期開始,人們認為老派港式西餅太便宜,開始不再作為送別禮物。

share食物[]

一些香港人外出用餐時會share食物。之於share食物的原因有:一、互相分享,可在不加食量、不多花錢之下,吃到更不同食物;二、香港很多女性因為喜歡自己身體瘦削,所以食量少,本來一個人份量食物分享兩人甚至幾人吃就不浪費;三、符合基督教教義。因而在女基督徒間最常見用餐時share來吃。

軼事[]

人均吃魚量全球最高的城市[]

因為香港連接海洋,面積大半是水域,有大量島嶼,香港島四面環海,香港原本是漁港,漁業發達,所以香港菜有不少海鮮菜色。香港是人均吃魚量全球最高的城市[44],海鮮消耗量長期世界最高十名內[45][46]

[]

「燴」是香港菜的一種特色烹調方法,這個字在此的意思不同於同字的另外兩個也是烹調手法的意思,中國的百度百科和台灣的國語辭典都沒有記載在香港常見的這第三個意思。中國人搞錯以為碟頭飯的名字是燴飯,把炒飯也叫了做燴飯。「甲燴乙」即是,先把乙上碟,再把烹煮完的甲澆在乙上,例如「瑤柱蝦球燴時蔬」[47]即是瑤柱蝦球扒時菜。

奶油不是忌廉[]

在香港使用的詞彙,奶油不是忌廉(cream),奶油是用牛油(butter)和砂糖漿混合並攪拌撥打至膏狀而成,常用作香港西餅的內餡、裝飾或黏合劑,亦有用於港式麵包。

《香港料理》[]

在1999年,即20世紀末,鄭少秋有一首歌叫《香港料理》。雖然歌名叫香港料理,但歌詞講的主要是去日本吃日本料理,沒有任何香港料理,很是無厘頭。不過憑著無厘頭、鄭少秋勁歌熱舞、鄭少秋破格唱rap歌、鄭少秋講粗口諧音,歌曲《香港料理》紅極一時。就算現在只要有人在網上講香港料理,免不了有人以歌曲《香港料理》的歌詞回覆。


傳統中國人不吃飯,傳統日本人一定要有米氣落肚[]

中國傳統地區的人傳統主食是麵、包子、水餃,不是飯。一定要有米氣落肚的是日本人。[48]香港多數人仍以飯作為主食,「添飯」是日常詞語,很多人會說某某餸菜的汁撈飯可以吃三、四碗飯,有些食肆的鐵板餐會配碗飯,加飯和配飯的行為十足傳統日本人。

2024年度世界首100座美食城市,香港排第7位[]

2023年12月15日,全球美食評鑑網站TasteAtlas頒佈2023/2024年世界首100座美食城市排名。[49]當中香港排第7位。TasteAtlas選介的香港飲食品有:魚蛋、菠蘿包、雞蛋仔、港式奶茶、腸粉、雲吞麵、糯米糍、XO醬、楊枝甘露、冰皮月餅、奶油包、煲仔飯、牛肉餐包、咖哩牛肉角、燒鵝、豬仔包、生麵、鴛鴦、黑芝麻卷、瑞士雞翼、缽仔糕、雀巢海鮮(海鮮雀巢)、雞尾包、鴛鴦炒飯、紙包蛋糕、港式西多、吞拿魚包,等等。[50]

註解[]

  1. 這裡華人一詞是在香港情況下的用語,指源自大清帝國的人口。

參考來源[]

  1. 蘋果日報:〈【日女煮港菜●專題】日營養師東京開班教煮港菜 皮膚嫩滑秘方︰或跟老火湯有關〉。2019年6月27日。網站時光機存檔
  2. 蘋果日報:〈【日女煮港菜●專題】學員最愛整點心 高級班才教蝦餃小籠包〉。2019年6月27日。果靈聞庫存檔
  3. 蘋果日報:〈【日女煮港菜●專題】訪問十個香港家庭著書 「我好怕香港飲食文化消失」〉。2019年6月27日。果靈聞庫存檔
  4. lihkg討論區:〈日本人開教室 教日本人 正宗香港料理〉。2019年1月9日。
  5. CREA web:〈話題の茶餐廳(チャーチャンテン) 香港式ファミレスで本場の味を堪能 生麦で味わう絶品の香港焼きそば〉。日文。
  6. 6.0 6.1 誌 HK FEATURE:〈八十後港人橫濱開檔做香港料理:為香港守住碗車仔麪
  7. facebook:〈Maggie’s Kitchen
  8. facebook:〈八十港
  9. 港日連盟:〈香港料理とは?
  10. 10.0 10.1 10.2 Chenglap's Blog:〈香港人的早餐
  11. 新假期:〈茶餐廳下午茶小食卡路里揭密!10款下午茶食物增肥陷阱!|食是食非
  12. Metro Pop:〈香港古早味
  13. hk01:〈7款港式懷舊西餅 回憶兒時味道!飛天炮/黃梅花籃/忌廉筒/黑森林
  14. 點 Cook Guide 食譜小屋:〈港式拿破崙 Hong Kong Style Napoleon
  15. Toronto Diary:〈驚現失傳多年的傳統小吃 這些「不務正業」(斜槓) 餐廳出大招〉。簡體字。
  16. hk01:〈黃梅花籃叫雀巢?三角朱古力考刀工!金樺老闆講懷舊西餅11個趣事
  17. hk01:〈聖安娜復古西餅$24/6件 童年回憶必食朱古力三角蛋糕、菠蘿占蛋糕
  18. youtube:〈【港式拿破崙】超鬆脆稀有西餅!5小時製作!Napoleon [Eng Sub]
  19. 米芝蓮指南-官方網站:〈港式燒烤十大獨有特色
  20. 中文維基百科:〈香港燒烤文化
  21. 大欖港式燒烤 (屯門店):〈燒烤菜式
  22. Medium:〈【香港文化】港式意粉. 縱使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仍然無法接受港式意大利粉。我更加無法接受將港式意粉視… | by Altia
  23. AndThen.hk:〈13間車仔麵店︱碗仔翅做湯底 港日fusion車仔麵
  24. 中文維基百科:〈車仔麵
  25. 忽然1周:〈米線紅爆香港!【譚仔米線王國】〉。互聯網時光機存檔
  26. 當代中國:〈受港人喜愛的「雲南米線」 原來是「不正宗」? | 百味中國 | 潮遊生活
  27. 明報 - 生活 POWER-UP:〈【港式快餐】隱世生炸雞髀 一咬肉汁流到下巴
  28. KC賞味隨筆:〈日月星快餐 ~ 一個生炸雞脾的傳說
  29. Metro Daily:〈全港10大最強炸雞髀!最平$20/大過塊臉/屋邨老店
  30. 食在愛玩@香港澳門:〈香港【肯德基(KFC)】台灣沒有的家鄉雞皇飯
  31. facebook:〈KFC - 【KFC至抵combo 日日都歎到!】依加嚟KFC,11點後有雞扒辣汁蘑菇桶飯餐,Lunch...
  32. 香港第一車網 Car1.hk:〈KFC 避風塘脆辣雞強勢回歸
  33. deliveroo 戶戶送:〈肯德基 KFC (利港中心 Port Centre)
  34. Jetso Like:〈KFC 醬燒雞扒蕃茄濃湯扭扭粉
  35. facebook:〈KFC - 【Have a Happy Morning!KFC忌廉雞湯扭扭粉新登場🌟】日日都賴床冇動力起身!?...
  36. instagram:〈【街坊嘢】六十年如一 簡單老味道…
  37. 新假期:〈漢堡包推介|全港Top15 最平$23!尖沙咀全球最佳漢堡+紅磡時新漢堡包
  38. youtube:〈六個美式連鎖快餐品牌在香港的故事! 五個曾同時在香港經營!
  39.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有沒有香港麥當勞的八卦?
  40. 晴報:〈麥當勞3款蕃茄濃湯扭扭粉 今起再登場
  41. youtube:〈香港電視廣告 - 麥當勞: 湯 (1989年)
  42. hk01:〈麥當勞12款已消失食品 懷念咖喱漢堡賣相?將軍漢堡醬汁?
  43. McDonald's:〈完整菜單
  44. 綠色和平希望號訪港 周六起開放 《明報》 2012年10月19日。互聯網時光機存檔
  45. 東星西星, 世界自然基金會
  46. Fishe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5, chapter Per Capita Consumption, U.S. 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47. facebook:〈品創食品 - 小六姐來上菜 瑤柱蝦球燴時蔬 食材:日本北海道干貝200g (放冷藏室解凍約2-3小時) 白蝦仁100g 小番茄12顆...
  48. lihkg討論區:〈嘩 日本人咁鍾意食飯架 中國人:我地中國人唔食飯架嘛
  49. facebook:〈TasteAtlas - TasteAtlas Awards - Top 100 cities to enjoy local...
  50. TasteAtlas:〈Eat Local in Hong Ko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