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香港高登討論區網名是九龍帝國,台灣批踢踢bbs網名是chenglap和無想流流星拳,被人敬稱C大,facebook網名是Cheng Lap,被一些人稱立立子或立dee,也被一些人稱老師或鄭老師。
他中學至預科讀工業學校,即是工科,大學學士讀電腦科學,即是理科,碩士讀比較歷史學,即是文科,在夜校讀會計和商業[1],即是商科。他學生時代曾在懲文比賽得獎。他以前還是一個人製作電腦遊戲時,遊戲用的圖是他自己畫的。他學生時代學過水墨畫[2],會畫水墨畫[3]。他讀過很多書籍,包括很多名作。他做過很多工作,做過中小學教師,是不受校長喜歡[4][5][6]的熱血老師[7][8][9][10][11],依然有保留教師證,現在是商人,開辦並營運公司九龍尼亞,還在香港的明報和cup和在台灣的上報有專欄,經營patreon和facebook專頁,出過多本書,被指是本土派KOL。在2017年中國國內兩會前夕嚴格封鎖外界互聯網期間,香港TVB採訪當地受影響民眾,其中一名被訪問者說他最喜歡的評論員是鄭立。
他是本土派開山人物之一。2010s年代初,一位高登網名叫發達啦的高登仔長期大量轉載陳雲、九龍帝國和明日過後的文章去高登時事台,加上一些人的文章和留言,形成本土派初期觀念,並且也是《香港城邦論》一書的文章來源。
他在網下曾與陳雲同場,兩者不但沒有激烈爭論,而且互相客氣有禮。在他的facebook個人頁面和twitter頁面不時會有意見不同甚至立場不同的留言。他對這些留言者都沒有激烈爭論,有時還會與這些人有耐心地對談。不過,當有無禮留言出現,他就會不客氣。他曾指他的原則是禮貌。
他曾指出他的生日在聖誕節假期Boxing Day,當日也是毛澤東生日,因而從小就對耶穌和毛澤東產生了興趣,看了兩者不少的故事。他是從星座書看到同一日生的名人有毛澤東。從來發生了六四事件,也影響到他想了解香港人都害怕的共產黨是怎樣來和毛澤東是個甚麼人。他喜歡看和欣賞的部份是紅軍時期的毛澤東。他指他從看耶穌和毛澤東的故事學會怎樣當弱者、在劣勢怎樣做和他們怎樣反敗為勝。[12]
關於移民台灣的謠言,他在patreon有文章說明為甚麼不澄清。[13]雖然他喜歡中華文化,但是他與台灣的姻緣,他有文章指出,最初是在小時候遇到made in Taiwan的玩具開始的,是以台灣作為台灣去認識的,並不是作為中國或中華民國。[14]另外他有文章指,在六四發生後,香港興起民主能救香港的概念,使他對民主有興趣,很年輕就向台灣取經,因綠際會,認識了不少台灣政客和未來政客。[15]他由始至終是香港人,只不過後來到現在在台灣做生意,他創立的公司在台灣有據點。
名言[]
在facebook的風格[]
他facebook在個人頁面截然不同於粉絲專頁,大量無厘頭、mean、黑色幽默和地獄梗posts。他曾在patreon撰文指這類幽默能對抗壓迫、不安、恐懼、絕望和暴政。他指打過仗的前軍人曾說:「恐懼的表現是緊張嚴肅,無懼的表現是輕鬆平性。面對恐懼與緊張,最需要的是輕鬆,而能夠放鬆大家心情的,就是幽默的笑話,如果有一些笑話或自嘲能夠在最緊張的時候也能夠令人笑出來,恐懼就會停止散佈」。尖酸刻薄的黑色幽默和地獄梗在軍隊中很重要。鄭立指出,雖然幽默不會擊倒暴政,嘲笑暴政不會令暴政倒下,但真的能引人笑的東西,能使人多一點勇氣去面對壓迫、不安、恐懼和絕望。他指,幽默使人多一點忍耐力和治療自己,會令人更難被暴政擊倒,並且能夠更冷靜看事情,然後想到怎樣去面對現實。[27][28]
其他一些主張和想法[]
除了被發達啦轉載然後變成城邦論的文章和言論,他還有大量文章和言論講述他的主張、想法和介紹的事物。
中港有深層次矛盾[]
2008年是香港人最認同中國和最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時候,但當時他已指出中港社會之間就算撇除其他種類的歧視,仍有深層次矛盾,大陸人(中國人)「擁有跟香港人生存哲學完全敵對的思想方式」,例如「大陸人認為香港是『因為有錢所以自由』,而香港人認為香港是『因為自由所以富有』」、「大陸人認為『錢能令對方對自己禮貌和屈服』,而香港人認為『錢能令自己受壓迫的時候可以立即離開』」。[29]
香港人是一個民族[]
他在2009年時已指出香港人是一個民族,並且同時把「華人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群民族」這件複雜的事情濃縮成十點去說明。[30]
大日本帝國的幽靈附身中國[]
2023年7月8日,加拿大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心理學助理教授 Jordan Richard Schoenherr指中國「在精神上這些行為跟日本當年主張要建設『大東亞共榮圈』是沒有分別的」[31][32],而鄭立在2012年9月19日已說,他在大學讀歷史時讀過日本近代史,那時開始他就覺得日本由明治維新到昭和初年的歷史是目前中國的一個映射,指出大家在心理上一樣。[33][34][35][36]
支持廢除基本法[]
他在2013年已指出,有沒有基本法,中國都會大條道理修改香港法律,「基本法不是用來保護你的,是用來保護他的」,並指出基本法是垃圾,「一個充滿私心的所謂憲法,自然漏洞百出」,在2012年已主張廢除基本法,「普選整個議會,然後重新為所有事情立法」。[37][38][39]
理性主義,德育教育應教邏輯[]
他是理性主義者[40][41][42],指出邏輯學是辨別是非能力的基礎,主張邏輯學應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部份[43][44][45][46][47]。
戰爭氣氛使社會風氣美好,但正道是教化和思考[]
他指出,人類認為社會是難以生存時就會傾向集體主義,當相反,對社會有安全感就有空間出現個人主義。[48]對於對戰爭狀態的嚮往,他指出,雖然戰爭氣氛迫使人珍惜現狀和有共同感,使社會風氣變得良好,但這些美好是在極度壓迫的情況下強行搾出來,正道是透過教化和思考改善社會。[49]
不主張大政府,但干涉市場不是萬惡[]
他不主張大政府,指出稅金會製造問題,認為政府不應去碰市場會解決的問題,反對每事控制價格,但理解土地改革,主張居住權保障。[50][51][52][53][54]他以剪刀石頭布(包剪揼)比喻,政府管制價格或干涉市場就像猜拳出剪刀一樣,遇到布就是對的,遇到石頭就是錯的。[55]
非左非右,生存壯大[]
向成功者學習,欣賞敵人[]
他主張向成功者學習,包括學識欣賞敵人,向敵人成功之處學習,例如:毛澤東、希特拉、邱吉爾、華盛頓、拿破崙。[58]
經濟見解的一小部份總括[]
他對經濟的見解的一小部份總括:人類對經濟的認識就像瞎子摸象。[59][60][61]對於百廢待舉的社會,經濟問題是產能問題,對於各樣已滿足、產能過剩的社會,經濟問題是產值問題,是消費問題,不被消費的生產是垃圾,要花功夫消除是負產值,但資源不足,則應該減產。[62][63][64][65]第二級產業是建基於初級產業,第三級產業建基於第二級和初級產業,不是每個社會都可以全民產業升級,一個社會相對人類整體足夠小才能全民做第三級產業,第二級和初級產業由其他社會負責。[65]馬克斯對資本主義的觀察正確,但預測則不是,人類據此設計出來的事物也不是。[66][67]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人性的一部份,不會滅亡。[68]
二戰後經濟起飛的不只香港。亞洲四小龍當時的經濟軌跡都是相似。當時世界很多經濟起飛(或叫經濟奇蹟)。主要是美國和自由世界對這堆落後國家開放市場,還教你技術,更輸出原料給你。亞洲四小龍是防止共產陣營入侵前線兼輔助日本,因而美國和自由世界幫助它們。不過這種經濟高速發展的方式總有完結的一天。再者,經濟發展本來就有完結的一天。決定這一天早或遲到來的是社會的體質,不過不論遲或早這一天都會到來。經濟是無法無限發展的,經濟發展超越社會發展,就會崩潰重來。每個社會發展都有臨界點,就像每個學年的考試。社會演化之後,超越了瓶頸,就進入新的階段。[69][70][71][72]
當今香港最需要革命家[]
當今香港最需要的,不是社會運動員,也不是記者,而是革命家。[73]
民主理論入門[]
鄭立在十幾廿年前開始,一直以來,在網上,例如批踢踢、twitter、facebook,不時寫文向人講解民主,累積下來,寫過約十個原因「為甚麼需要民主」、約十個「民主的用處和好處」、約廿個「民主是甚麼」、約十個「民主不是甚麼」,還有與現代民主不可分割的主權在民的理論、三權分立的理論。香港民風大典編輯者把這些入門文章整合和撮要,寫成《民主理論入門》一書,並在各段落甚至各句子列明參考來源文章,而且還在附錄收錄了〈民主與武力〉、〈官僚與政治家的分別〉、〈企業與國家(社會)的相同和不同〉。
論中華[]
鄭立看過很多書後,尤其看過Jacques Barzun所著的《從黎明到衰頹:從1500到現在: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後,認識了民族是甚麼和民族怎樣形成,發覺,中華不是民族,中國不是民族國家,之後才有這部份。一些異於現時教科書的見解和做法,不是他第一個提出和做,但他勝在能融會貫通,理解透徹,並對相關事項做出完整而緊密的論證和論述。這裡以列舉相關見解為主,完整論述按下參考資料所附連結即可見到。
雖然是不是他第一個提出,不影響見解正確與否,列舉相同見解者以增加說服力更是一種邏輯謬誤,但是多數華人就是不懂邏輯,拒絕接受合邏輯卻自己未見過的見解,唯有訴諸邏輯謬誤藉以增加對不懂邏輯者的說服力。不過,撇除編者刻意加入的邏輯謬誤,論述本身是合邏輯的,懂的人自會明白。
中華是甚麼和不是甚麼[]
中華不是民族[]
中華裡的人不是同一個民族;中華不是民族。[74][75][76]中華裡的人,地理上居所不同、語言無法溝通、價值觀衝突、文化衝突,面對的問題不相似,現實的環境各不相同,利害關係不共通,所受壓迫不共通,要對抗的敵人不共通,甚至對立,甚至為敵。[77][78]
中華不是國家[]
中華遠比國家巨大。把中華這麼巨大豐富的東西,想要包進國家這麼狹窄的規格裡,導致了很多問題,也產生爭吵。國家是源自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中華在規模和豐富程度都超越那些民族國家,例如英格蘭、德意志、法蘭西。大英帝國是帝國,聯合王國是國族,英格蘭是民族國家,人們並不會說大英帝國是民族國家,而中華則超越帝國。[79]
中華是文明[]
用西方的觀念去看,中華是文明。[79][75]能夠跟文明上的中華相比的是古羅馬加上基督教形成的基督教文明或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這才是同等級的東西。[79][80]《文明的衝突》一書當中,也同樣認為,西方,從西班牙到波蘭,雖然是不同民族,但是是同一個文明,這看法就差不多,中華是一個文明,底下會產生多個不同的民族。[77]
中華是宗教[]
中華是宗教。[81]中華有自己一套超自然、創世和死後世界,對於社會權力的源頭和道德的基礎有自己一個系統就是天子、道統和禮教,還有主觀的宇宙觀、自己一套的天地觀和世界觀,即是,重視孝道尊長倫理,相信讀書考試可以改變命運(科舉理念),崇敬和拜祭祖先,有論語、大學等四書五經作為典籍,觀念上也有一個無形超越的神稱之為「老天爺」、「上天」或「上蒼」,等等。[82][83][84][81][85][86]
如果說國籍是中國就中國人,則馬來華人不是;如果說用漢字就中國人,則日本人不是;如果說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則亞洲人……;如果說是有「漢族血統」,則新疆人……;如果說是自古以來被某些王朝統治過,則越南人……。是否中國人沒有準則,是主觀的信仰,即是宗教。華人是中華這種宗教各種程度的受影響者,而受影響最深的一些人,他的身分認同就是「中國人」。[87]
「中華是宗教」不是鄭立第一個提出。《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一書也把China與基督教和伊斯蘭並列為宗教去講述的。前香港中文大學神學院院長也說過人是證明不到自己是中國人的,以前是,多一個基督徒,少一個中國人。[88]
中華是地域[]
中國一詞和西方人所稱的 China 的意思並不一樣,西方人的 China 是地理名詞,「中國」卻是政治名詞。[89]引致誤解的「中國」稱呼,要大眾改變是不容易的,但以研究歷史的角度看,是可以改以「中華地區」去稱呼,或者別的名稱也可以。[90]不用支那,是避免發洩和挑釁;這個地區的人民需要的是啟蒙,霸道會淡化瓦解的。[91]
中華作為文明[]
中華作為文明的特質[]
就算不同國籍、血綠和語言,都受到中華的文化影響。[79]就算不同的國家、政權和朝代,都有共通的特質,都有共同的生活哲學、方式和態度,能組合成一個叫中華的文明。[92]中華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圈,有以千年為單位的影響力,有影響較深的地區,也有影響較外圍的地區,例如日本、朝鮮、越南。[86][75]
這些人們和地區們都長期使用筷子、漢字,穿來自中土文化的衣服,引入了很多漢字詞語,使用漢字姓氏,有共同書面語,受儒家文化影響,重視孝道尊長倫理,祟敬和祭拜祖先,讀儒家典籍,過例如端午、清明等共同節日,古代學習中國大陸的官制,等等,甚至自稱中國。[93][94][85]
甚麼是文明[]
文明,是高度投射力的文化體,代表了人類文化群體中最高的一層,遠比民族還要高的層次,是某種古代文化長期的影響力與同化力,以千年為單位影響下,某個地域不同的人群,都形成了某種生活習慣、器具、觀念上的相似。[79][75]文明,不會受國界、國籍、血統、語言的限制。[79]由那麼多民族國家組成,可是文化有同一的共通性,這些共通性是文明長期影響力的結果。[75]
文明不是國家[]
文明不是國家,也不是政權,更不是朝代。[92]文明影響範圍裡,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國家,文明本身不是國家。[95]文明包括了那一脈相承的文化裡的所有國家,不論有多少個國家或政權,它們那共通的特質使它們組合成文明。[92]
官的文明 vs 俠的文明[]
中華文明分兩個面:一個官,一個俠;「官」的文明與「俠」的文明。前者的代表是太監、士大夫、官軍、統治、權術、宮廷;後者的代表是俠客、武師、鏢局、倭寇、俠義、海盜。後者,是雖然弱勢但沒有消失的中華文明的另一面,是自從春秋戰國之後、自秦始皇後就慢慢衰落而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另一個中國。
後者,反映人類善良、人性、有趣的一面;前者,黑暗、非人,只是透過控制傳媒和教育,散得非常廣,也是自秦始皇以來,二千年來一直困擾這片土地,帶來悲劇與痛苦的詛咒。
兩者代表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類未來,前者是活在暴力、恐懼、統治、被律、無標準、無信用與權術當中,後者是活在自律、自由、俠氣、尊重、信任與追求真理之中。先人帶給華人的,是一個疆域廣大但是壓抑人性、削平差異並且所有人都活在卑微、橫蠻和血腥下的帝國。這是追求一個怎麼樣的未來的問題,該認真選擇。[96]
大陸文明 vs 海洋文明[]
把整個中華說成全部人在農耕,是低能史觀。[97]如果不歧視倭寇的話,說得難聽一點,香港人就是倭寇的後代,代表了中華文明另一個面相,從倭寇到鄭成功,都是代表了大陸農耕文明背後的海洋文明。[98]香港和臺灣的祖先,就是海盜,是歷史書中的「倭寇」。[99]香港和臺灣是代表那個大陸中國歷史經常被隱藏的另一面:海洋中華。[99]古代的鹽商、南宋、倭寇、鄭成功、蘭芳共和國,一脈相承至今天的臺港澳南洋,整個思想體系是不同的。[99]事實上「倭寇」本身就很多是被政府迫到沒有生計的海民,只是中國歷史對整個海洋文明選擇性遺忘,把那些全部說成是賊、海盜、亂臣。[100]
中華文明 vs 中華帝國[]
文明不是帝國;帝國不是文明;帝國是現世的,文明則是半永久的。[101]
中華文明是文化、生活方式、語言和文字,可愛;有些人卻選擇愛中華帝國,即是財富、權力和武力。[102]中華是文明:只要一天還是有人能在生活中使用漢字,讀懂中華文明過去的文化藝術,那麼,中華是不會滅亡的。[103]就算這樣做的人不在地球,在另一個星球,也是中華文明的子孫:延續這種東西才是作為中華文明一份子該重視的事情,而不是政治上的統治權。[103]
客觀來說,愛統治者,然後支持統治者去統治更多人的行為,是帝國主義,而不是愛國主義。[104]
中華帝國阻礙中華文明[]
清朝中華帝國,擁有世界上幾半的財富,社會卻陷入停滯:豐富的財富、土地和人力,並沒有變成科學、科技、制度、人道,而變成了令人恐懼的暴力和權力,最終腐敗成為鴉片;這種對權力的迷信,去到今天還是一樣。[105]
大部份朝代百姓都過得不怎麼樣;除了宋朝比較好外,中華帝國長期都是民權低落;只要官府喜歡,也可以像海禁令那樣迫人全村搬家;中華帝國的所謂仁君在西方的標準,基本上都是暴君;況且征討民變也經常用屠城,「平亂」比別人戰爭更血腥;維持中華帝國的是殺人如麻的軍事力量,不理性的征服欲望;為了帝國的狹窄偏見,置人民生計於不顧也很常見;一切就是源自那種沒意義的征服衝動。[106][107]
自秦始皇以來,中華大地是一方實力獨大,即使那個思想有再多的問題和錯誤,也可以憑藉背後的政治力導致「劣勝優敗」,不是大家只有一種思想,而是一種思想在迫大家都走他所認可的那條路,把所有其他思想都邊緣化。[108]
指鹿為馬的故事是,當把權力視為最重要的事情後,自然希望把所有事情都列入權力的控制下;整個社會的邏輯,就是鼓勵「遵從權力放棄真理」的人,消滅「追求真理對抗權力」的人,指鹿為馬就是過程與結果。[109]中原王朝的統治者要的,不是去說服任何人,甚至也不打算欺騙你,而是他們自己的權力要大到,自己說 2+2=5,就 =5:說鹿是馬,鹿就是馬;黑是白,白是黑;大一統王朝想要的,是那種足以壓倒任何客觀事實的神權,你我客觀怎樣,都不重要,重點是沒有人可以對抗或質疑擁有權力的人說的任何話;當掌握了一切權力時,那你我得到的一切,皆是恩賜,而你我失去的一切,則是道理。[110]
中華帝國,思想扭曲,侵擾定義,行為卑劣,統治秩序霸道,違背真理;喜歡中華文明,並不是為了權力和統治,把這些擺到一切之上;權術、霸道、削平人的差異性,令人討厭;做令人喜歡的東西,這個文明就會慢慢變得有魅力,中華帝國則是充滿惡意和腐朽。[96]
中華文明反映人類善良、人性、有趣的一面的東西都值得欣賞;中華帝國則黑暗、非人,是自秦始皇以來,二千年來一直困擾這片土地,帶來悲劇與痛苦的詛咒。[96]
中華帝國,疆域廣大,卻壓抑人性,削平差異,所有人都活在卑微、橫蠻和血腥下,活在暴力、恐懼、統治、被律、無標準、無信用與權術當中,不是花時間去想怎樣令這世界更美好,而是花時間勾心鬥角,爭奪那一丁點的權力,僅是為了讓自己稍為活得更像一個人。[96]
文明認同和國家認同可以分開[]
雖然日本的古文明認同是「中華」,日本人會喜歡看三國志,也會把三國志當成自己的古代史,用中華成語等,但這些不會令他們懷疑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能夠把文明認同(中華)和國家認同(日本)完全分開,既不以中華歷史為榮,亦不以中華歷史為恥,卻欣然覺得關羽張飛的靈魂可以轉世為日本女高中生。
雖然西方普遍認為自己是希臘、羅馬文明的繼承者,比方說,在希波戰爭的電影裡,會把自己代入希臘一方,但他們也不會認為自己是現代希臘人或義大利人,會把現代國家的「希臘」和「義大利」,跟古希臘和古羅馬分開。美國人雖然是希羅文明的繼承者,卻不需要跑去把羅馬帝國的罪惡和榮辱,攬在身上;至少他們不需要美化獨立前的歷史。[111][112]
古文明無分國籍是人類共同遺產[]
傳統漢字不是中國發明[]
台灣人、香港人、日本人等等,用的漢字,不是現在任何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發明的,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的,而是古代文明的先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佔它:日本人、越南人、香港人、韓國人都會用漢字,其他國家的人都可以用漢字。把漢字說是「中文」,其實也只是一種為中華戴上的桂冠,實際上他就只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不是屬於中國的東西,更不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西,而不應該把一些本來是人類文明共有的東西,佔據成為自己的東西,更予以排他,覺得別人使用就是虧欠了他們,甚至要求別人服從他們的統治。
現代的民法是古羅馬發明的,義大利人都不會說人不是義大利人別用法律;股市的技術分析是日本發明的,日本人也不會叫人不是日本人別分析;印度發明了阿拉伯數字,印度人也沒叫人不是印度人就別用阿拉伯數字;抽水馬桶是英格蘭人發明的,他們也沒說不是英國人就別沖水;視窗是美國人發明的,也沒說討厭美國就別用。[113][114]
現代中文日文源自文言文[]
「現代中文語體文」和「古代漢字文言文」兩者根本不像;把現代的中文文章拿給明朝的士大夫看,他是很難看得懂的;即使國語是源自官話,但現代的國語跟古代官話溝通,應該也是溝通不了;現代日文並不是「像中文」,而是現代日文和現代的中文,都是受古代東亞文言文影響出來的產物,都從文言文吸收了很多詞語、成語、用法,但是他們是不同體系的語文,只是因為詞語重複得多,所以用猜的也可以猜到意思,就像台灣人看香港的粵語文一樣。
古代漢字文,也就是「文言文」作為一種廣域性的文學工具,是古代東亞知識份子階級的交流工具,跟說的語言是沒有任何絕對關係的;不同語言的人都能用同一套文言文;從河北到廣東,從日本到越南及朝鮮半島,用的都是相近的文言文;不同文化之間就是靠文言文做到書信互相溝通。文言文雖源自中原,但說是「中國的」,是把近代中華主義的萬朝一脈史觀套上去;不如說,文言文是東亞古中華文明的共同遺產,而這個古代史對於整個東亞而言,都是一個共同的歷史,而不是中國獨有的歷史,文字也是共同的文字,而不是中國獨有的文字。
現代的華人史觀道統,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古中國擁有的一切都是中國的,我自認是中國,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我的」的印象,也就是直接把自己看成是早已逝去的漢朝、宋朝的代表,其實就是直接把哥哥當成是爸爸,無視了就算是父子也不同人的事實,況且兒子也不僅你一個,就像美國的領土不跟羅馬帝國重複,但是美國也是羅馬帝國和希羅文明的繼承者:古文明是無分你我的,誰都是古文明的繼承者。[115]
日本漢典熱不是外來文化熱[]
如果撇開中國、中華這些字眼不談的話,而還原成「漢字文化圈」的本質,日本跟台港一樣本來就是這文化圈的一部份,也是這文化圈其中一個派生;論語等漢語典藉、漢字、漢成語、漢方藥等,本來就早已經是日本文化的一部份;世界上第一個三國演義電玩遊戲是日本產生的。倒過來說,目前僅存的共產主義國家,既不是馬克思所在的德國,也不是前蘇聯主體的俄羅斯;德國人也不會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實行「德國的哲學」,即使馬克思主義源自德國。基督教也不是源自西歐,而是中東,古文化本身無分國藉,是人類的共同遺產。
日本時有古文漢文熱潮,但這應該只是日本文化自身的風潮,他們其實是重塑對自己古文化的風潮,而不是外來文化熱。[116]
中華與其他文明相比[]
文明上等位或等同的部份[]
文化方面:各自有共通文字,中華文明是漢字,基督教文明是拉丁字母,伊斯蘭是阿拉伯文字;各有共通的文和語,中華文明是文言文和古代官話,基督教文明是拉丁文和拉丁語;各自都派生出各種「方言」;各有典籍,中華文明是四書五經,基督教文明是聖經,伊斯蘭文明是可蘭經;基督教文明的騎士小說《Tirant lo Blanc》雷同於中華文明的YY小說;武俠小說、奇幻小說、忍法帖,雖各有不同之處但又很像;各有共通節日,中華文明都慶祝新年,基督文明都慶祝聖誕節;除了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重拾理性外,中華、伊斯蘭和印度都曾經有過邏輯學發展,卻都中途沒落消失。[75][115][80][117][118][119][77][85][120][101][121]
權力方面:現在或曾經長期延續著古帝國的廣域秩序,基督教文明是羅馬帝國,伊斯蘭文明是大食帝國,中華文明是清帝國等帝國;各有一個世代相傳並自稱受天意授權的權力中心點,基督教文明是教宗(教皇),伊斯蘭文明是哈里發,中華文明是天子;基督教文明爭奪translatio imperii,中華文明爭奪法統[註 1];同化力強,又很願意同化蠻族;各自文明裡,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認同,並且是三個字。[122][123][124][125]
中華古代知識份子沒有那麼不濟[]
東方思想當中,墨家所著重的邏輯、功利主義,道家所著重的自由和個人主義,本身就常常在今天被視為「西方思想」,但其實東方也出現過類似的想法,並且墨家在戰國後期曾是顯學,存在了超過三百年;墨家的墨子生於約公元前五世紀,比西方邏輯泰斗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都還要早出生,而墨子,正是中華地區育出理性和邏輯思想的人,《墨辯》被視為古代早期的邏輯體系經典。[108]東方也有厲害的科學家或是工程師,例如課本上幾乎都有的張衡,明朝寫出《天工開物》的宋應星,都是很有天賦的科學與技術人才。[126]
中華欠缺了邏輯學導致的影響[]
文明帝國這遊戲裡帶出科技樹這個概念,但現實來說,文明發展並不是像遊戲一樣,早期的東西會一門不缺,每個文明或多或少都有發展出一些獨特的貢獻、思想和哲學,也很有可能不完整,而沒有一些重要的東西,導致因為欠缺了這一塊,根據這一塊才能夠成立的科技樹發展就以後都走不下去。中華文明欠了的一塊東西:邏輯學。
文明欠了這一塊,沒有證偽的能力,所有的思想和研究就會不斷的鬼打牆;無法排除不對的東西,就變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花入各眼」、「差不多先生」,都是面對一些看似有理但是其實理據不足,無法證偽的結果;就像很多中老年人,一旦面對自己信奉被挑戰時,就會當機,支吾以對,他們感到有問題但無法解釋和理解到底錯在哪裡,最終又回到堅持己見裡去。
欠缺邏輯的社會,很容易流於「大家說甚麼,甚麼就對的」或者「有權的人說甚麼,甚麼就對的」、「精英說甚麼,甚麼就對的」,總之,大部份人都欠缺判斷事情對錯的能力,只剩下了對某種力量的崇敬和社會同化。
是非判斷能力的基礎是,邏輯學;沒有它,德育就流於粗淺的教條;邏輯學是道德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部份;沒有它,分辨不出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合乎自己的目標、自己相信的事情是否矛盾,或被偏見或情緒所控制。
對於科學發展來說,欠缺邏輯學是致命的;沒有邏輯學與數學作為基底,根本就完全不會有發展出科學的空間;巨艦大砲不是單靠人力和物資就能做出來,也要正確的方法;不過華人只看到巨艦大砲,看不到背後涉及了多少人類追求真理的努力與智慧。
邏輯學令人有力追求真理的衝突;舊的和錯的東西都會不斷的被挑戰,有人願意對抗,被擊敗,導致基督教世界的「內戰」和「革命」非常頻繁而且激烈,用華人的標準 ,基督教世界可說這五百年都是「亂世」,但也就是這樣,社會才發展到現代文明。
地球大部份文明不是沒有發展出邏輯學,就是邏輯學在中途沒落消失,並且以後也沒再發展出來,文明就卡在中世紀或者更早的年代,例如中華文明。[121][127]
為何邏輯學等等沒發展下去甚至消失[]
儒家的發展本身就是和官僚體制相結合;獨尊儒術的政策就是將其他思想完全排除於權力系統之上;在古代華人可見的文明世界只有一個權力系統,而這個權力系統只接受儒家,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黨專政;如同基督教世界中世紀,權力涉學。[128]
因此受害的並不僅是墨家:法家被儒家吸收而不能再作為一個獨立思想而存在;道家則從哲學退化為宗教信仰;墨家既不親近權力,也不會宗教化,沒有發揮的空間,隨著很多其他思想一起消失。[128]
墨家曾經有人開始研究邏輯學,卻未成功建立學術體系,曾經有可能產生成果,不過在秦帝國的統一再加上漢帝國的獨尊儒術下,所有的思想都被河蟹了,只剩下了儒道法,邏輯學就這樣在嬰兒期死光光。[121]有人指名家也有研究過邏輯學,不過無論墨家還是名家,相關的研究在秦漢之時就消失了。[129]穆斯林、印度的邏輯學發展都是和中華一樣,中途沒落消失,畢竟追求真理的學問,對於經常需要用謊言去維持的橫蠻權力,是一個大的挑戰。[121]
不止思想,在大統一王朝之下,為了維持統治天下的方便與穩定,科技與制度,是有意識地倒退的;東方的統治者,他們都意識到新思想和技術,會帶來社會不穩:康熙自己喜愛西學,卻不讓西學傳播出自己的皇宮外;德川幕府謹慎的把蘭學和西方人困在出島,不讓他們影響江戶社會。[126]
在古中華版一黨專政下,張衡和宋應星的才能得不到社會認同,不被唯一的朝廷政府重視和推廣,而學儒術當官才是事業:張衡是當官了,他的科學才能有機會發揮並流傳下去;如果不是近代開始提倡科學,宋應星就只是歷史上名不經傳的一個小人物,寫《天工開物》時,在朝廷沒甚麼重要性,只是一個在地方的老師。[126]
正如香港人思想所想,統一的話,就無路可逃。[130]《從黎明到衰頹》反映,西方之所以興盛,是機緣巧合之下他們脫離了某個強大的主導意識,過去被一神教所統合的歐洲, 自此不再統合;書的第一章的標題是「西方的分裂」,說的正是西方文化生活光榮期的伊始。[117]很後來的工業革命是由英國開始,沒有在歐洲大陸各西方國家開始,是英國的特殊狀況導致了工業革命,英國走向工業革命時,歐洲大陸各國對於工業、科學和現代化的態度並不開明,而中華不見得沒有和西方類似的變化,只是每次都是被政治手段壓下來。[131][132]
繼承兩邊文明的國度[]
中華是文明,不是民族,是一種應該和基督教影響力相比的東西,不是跟法蘭西影響力相比的東西:而一個文明底下的國家和民族,則受該文明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在兩個文明邊界的國家或民族,則同時擁有兩個文明的特質。
當理解到中華是文明時,那麼就不必再糾纏於每個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因為文明的影響並不是有無之分,而是深淺之分;文明並不是像國籍那種一刀切的身份,而是施加於所有人類精神上的影響力;香港人可以過聖誕節,不見得過聖誕節就是基督徒,就只是因為他們受了基督教文明影響。[75]
文明的分類、瓶頸和借用[]
馬列主義認為,人類的社會,是由原始社會開始,然後會演進為封建主義社會,去到資本主義社會,然後成為社會主義,最終會變成共產主義;也就是說,人類的社會發展,是一條火車軌,有一定的發展規律;不同的社會,都是殊途同歸的;社會跟社會並沒有類型的分別,只有「先進程度」的分別;不同形態的社會,只是有些走得比較快,有些走得比較慢,最終大家都會走到同一個階段;即不認為英國、美國跟中國有分別,英美只是比中國走先了一步,至於思想文化上的不同,也只是時間的差距;也就是說,今天的英國人有禮,而中國跟英國差二十年,那中國二十年後的人也會跟今天英國的人同樣有禮,如果今天中國的人無禮,只是因為中國落後了英國二十年。[133]
實質上,文明不是殊途同歸的,文明一開始的本質不一樣,中間會發展出性格,而不是所有文明最後都相同樣子,比方說小說,「武俠小說」、「奇幻小說」、「忍法帖」這些雖然很像又各有不同之處,這些會引致文明不同的特質差異;文明的性格是在於它成長的軌跡,科技上即使一樣但成長軌跡不同,它表現也會有分別,像「騎士」、「武士」、「忍者」這種東西,是文化使然,不僅技術使然,基督教才有騎士,而這就是加了宗教文化的騎兵,並不是因為有了盔甲的技術,有了騎馬,就會有騎士。[101][134]
鄭立認同賈德戴蒙所說的環境史觀,並認為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文明;文明的本質是制度和文化,而制度和文化則應環境而產生;不同的技術放在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應用,就像火藥會變成煙火還是武器,是文化的分別;像多神教和一神教,不是「先進程度」的分別,而是「選擇」。[135][136][137][138]
鄭立有開發電腦遊戲。他的遊戲設計除了遊戲性的考量,也放進了他的理念。他構想的一個遊戲有涉及文明的分類,即是文明會隨著遇到的情況而改變,隨著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方向的發展:[138]
傳統(水土) 人文(水) 創造(風水)
軟弱
秩序(土) 自然(無) 自由(風)
保守 學習 混亂
霸權(火土) 野蠻(火) 革命(風火)
勇氣
比方說一個長久生活在物質貧乏環境的文明,例如大漠文明,就會傾向「火」,而像中華是「土」的文明,秩序規模強大但是發展能力衰弱,而不同的文明會導致不同的發展,例如土的文明能發展出官僚制度,火的文明能發展出可汗制度,而不同文明也有加成,例如土的文明有強的生產力和人口,火的文明戰力會較強,能適應惡劣氣候,水的文明則能使用較高級的技術等。[138]
而相反地,土的文明不對外接觸,永遠不會發展出民主,火的文明不對外接觸,也永遠只會是戰爭和奴隸社會,所以接觸借用外來文明的特質就變得很重要,也只有這樣才能突破文明的瓶頸,例如台灣之所以會有民主自由,不是因為台灣出了華盛頓,而是在美國的要求下民主化的,南韓之所以有民主化也是因為美國,日本直接就是 GHQ 把帝國政府瓦解成民主政府;如果不是在美國秩序下,日本,南韓,台灣這種地方,單靠自身的文化與秩序邏輯,去到今天應該也不會民主化到哪裡;林宅血案是1980年發生的,那時候蔣經國已經當政了,中華民國本來就不是吃素的。[138][139]
不過,雖然技術容易學習而借用,但是背後的文化精神很難學習。[134]
文明在時代上相比[]
清朝是中華文明眼中理想國度[]
一位清末讀書人,即是仕人、儒生,每天寫下的日記《退想齋日記》是以當時讀書人的角度寫成,當中可看到,對於他來說,清朝是仁慈、包容有情禮的時代,越到清末,道德就越淪喪,清之後更是災難,愈做愈衰,並且清朝才是正統,其他人包括國民政府全都是匪偽。[140][141][142][143]在他眼中,一開始最好的時代是清朝還有科舉的時代,後來新學入侵,人們西化,不讀書只顧從商,科舉舊學凋零,並且認為,民國叛離經道,袁世凱建立帝國是不忠的逆賊,軍閥時代則是不必要的生靈塗炭,去到最後則是革命黨「黨國」時代,比起清朝越走越回去,清朝反而是較為開放寬和的時代。[144]
如果拿某個清朝之前的儒生,不讓他去看清末的世界,則他應該會大部份同意,清朝屬於頗為接近王道樂土的王朝;這就是他們的理想世界藍圖、他們的天堂,由這些人當官僚去建立的世界,最多也只能接近這世界,而不可能變成中華民國;今天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人們穿紅戴綠、不人不妖,寫的漢文不知所謂、不夠精煉,還參雜一堆英文,父親死掉隨便拜一下沒一個月就會去上班,絕對不孝,忠君之事早就飛出外太空,每天新聞就是殺人死人偷竊騙局,四書五經幾乎都不讀,去經商而不去讀儒,等等。[141]
根本今天人們的價值觀和之前的人就完全不同;今人說前人「積弱」,就跟文藝復興的人說中世紀是「黑暗時代」一樣,只是今人主觀用自己的尺去量;對於中世紀的人來說,擁有大量騎士,教士領導安份守己的農民維護封建秩序,就叫作強國;覺得科學很重要,是今天部份人(也不是全部人)的想法。[141]
跟此瞭解,中國並非衰弱,中華王朝在近代,是走到了中華文明的理想狀態:[141]
- 品德良好、自持、繼承有序的君主,王族內鬨的事情極少也沒有釀成戰爭;
- 使用實物金銀,沒有被人任意擺弄的不務實貨幣;
- 把所有四夷都征服,不再害怕遊牧民族的侵擾(或者貼近現實一點:一夷征服其他三夷及漢人);
- 大統一王朝;
- 有效的科舉模式提供了平民向上的途徑,穩定了社會;窮人只要老實考科舉就有機會翻身;
- 儒家文化、正體漢字、四書五經都得到有效的保存;
- 整個經濟以農為本,整個帝國自給自足;
- 直至末期之前,沒有太監持政,也沒有權臣或外戚架空君主。
基本上清朝就是中華文明理想中的「完全體」,跟斯路第三次變身是一樣,大概除了髮型之外,它達成了中華文明的世界觀中大部份的理想;乾隆也證明,他的武力也足以壓倒所有異族與民變;不過當有人在家裡把餓狼傳說練到封頂後,才發覺外面的人打的都是街頭霸王而已;新時代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標準已完全不同。[141]
文明的出現和爆發源自偶然[]
現代的人類存在了在這地球上至少五十萬年;人類並不像文明帝國那樣,突然在六千年前有一天突然全世界的文明覺醒了,然後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累積科技點數;而是有些偶然的點產生了文明,而幸運地不致於被天災或者其他人類完全摧毀之後,擴散出去的;如果那少數幾個點被天災摧毀了,到了今天大家還是原始人也是很合理的事情,三四千年對於地球和生物整體來說根本就只是一瞬間;文明的產生在時間上不是必然而是偶然;相對於問,為什麼日本韓國一開始沒有創造出自己的文字,該問,為何四大文明花了五十萬年都沒發明文字;對於人類的文明,技術和知識,被摧毀、散失倒退是常見的事情;人類文明和社會並不是單軌火車。[145]
中世紀的西人們,靠著修士們保存的典章制度等,一直經營社會,發覺都是有效的,漸漸習以為常而認為是必然、唯一正確的方法,而不認為有其他選擇和可能性;社會總體的人,認為人類就只要安於自己的階級、信靠主,就可以永遠安穩的生活至審判日為止,千年不變,對於改變完全否定,宿命論,僵化和被習慣拘束;羅馬帝國在滅亡之前,他們早就不再擴張,而安於已有的一切而懶惰,就算羅馬沒崩潰,也不過是停留在某一點;就像中華的王朝帝國,雖然分裂後再統一天下,但是社會沒有任何躍進。[146]
君士坦丁堡崩潰,接觸新大陸不同的民族,等等多重的思想衝擊之後,使歐洲人體會到「社會根本就不會不變」;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東方的香料貿易被奧圖曼佔奪,奧圖曼是不好說話的異教徒,歐洲的國家不及東方的大帝國強大,需要發展航海、貿易等方式去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觸發了文藝復興,在環境和利潤下偶然激發出人類對抗惰性,最後產生社會大規模變革的效果。[146]
像文藝復興以降的歐洲那種根本性的改變,是異常,像東亞這邊那樣的循環,才是人類的天性。[147]
雖然西方有黑死病,但是中華也有很多次因為疫病、戰亂等原因而人口大降的時代;西班牙雖然有殖民,但沒產生工業革命;雖然中華沒有殖民地,但是中華有遠處領土,廣東一樣可以為北方提供「廉價的原材料」和「銷售的市場」;中華的工業技術也不差,能夠大量生產弩這種機械武器,能將火藥用於軍事,並大量生產,建立兵工廠,中華本來就是掌握了良好的技術,生產大量優質產品;黑死病、殖民地和工業技術都不是出現工業革命的原因。[131]
談工業革命,首先,工業革命是由英國開始的,沒有在法國、波蘭、俄羅斯這些西方國家開始;意味著是英國的特殊狀況導致了工業革命,而不是「西方」或者「歐洲」,只是西方因為地理上較接近英國,所以更早被英國傳播了工業。[131]
不止鄭立,歷史研究者 plamc (普蘭可) 也是指,人類文明的正常結果是毀滅與倒退,並且指,英國的紡織業工業化是在很意外下才發生的。[148][149]
文明項目的出現次序有彈性[]
西人製作的遊戲以為西方文明出現的所有文明發展項目都會在其他文明全數出現,甚至依西方課本教的次序出現,例如模擬文明發展的電腦遊戲《文明帝國》,並不奇怪。不過,透過比對中西文明和合邏輯地分析,能看到文明項目的出現次序有彈性。[150]
例如依據西方課本的時序,西方是先出現了一神教再出現火藥,死跟這時序的話,一神教就變成了火藥的根源,沒有一神教就一定不可能有火藥,沒有一神教在前面導致你研發了另一個甚麼,火藥就一定不可能生出來,可是歷史上,火藥的產生是「道家思想 -> 長生不老的想法 -> 煉丹術 -> 火藥」,而西方是透過貿易傳入的,一神教跟火藥沒甚麼關連;例如封建制度,如果把西周視為封建的話,《文明帝國》的封建就和中華不配合,因為封建在西方歷史上是「中世紀時期」的事情,但西周卻是「遠古」,兩個年代差太遠。[150][151]
有時就算一個文明欠缺了西方文明的某個文明發展項目,都能出現之後的項目,進入之後的階段;例如沒有「馬」資源,未必不會有騎兵,有駱駝也一樣可以有騎兵,有象也一樣可以有騎兵,先決條件並非單純是「馬」,應是「任何一種可以馴服為戰鬥用的生物」;例如蒸氣機未必在「遠洋航行」之後才能夠發展,單純紡織的需求是否能夠帶動蒸氣機的發展;例如一神教是否一定要經過多神教,多神教是否可以省略;例如在西方世界裡很早就產生共和思想,那是古羅馬的共和,但是在東亞的世界裡則完全沒有產生過共和思想,卻一樣直接跳上了封建;例如「文藝復興」在西方是現代化所必須,但今天的中華似乎是先工業化再文藝復興。[152][151]
文明是可以倒退的[]
馬列主義認為,人類的社會發展,是一條火車軌,只有「先進程度」的分別,不但沒有類型的分別,而且人類的社會是只會前進,不會後退。[133]不過對照人類的歷史,對於人類的文明,技術和知識,被摧毀,散失倒退是常見的事情。[145]
二千年前就有城市:羅馬帝國由城市組成,有大規模的城市生活,形成以城市生活為根底的文化,不過,在羅馬的制度崩潰後,保護這些文化所依賴的社會消失掉,大規模的城市生活不能維持,以城市生活為根底的文化無所依據。[146]
如果今天突然打了一場核戰,城市不再能居住,人們只能去到還有自給自足能力的農村生活,再靠一些住在客家土樓那種要塞的黑道保護才能夠生存,則人們今天會有的文娛、娛樂等東西都不可能維持;羅馬帝國的崩潰就相當於這種情況,多數的知識都散失,比方說,現代一個程式員,他可能會在這種災變中存活下來,可是他就算存活下來,他也會發覺他的寫程式技術因為失去了電腦,而無法在任何地方發揮作用,然後再也不會流傳或教育下一代,隨著其死亡而消失。[146]
二千年前中華就有著重的邏輯、功利主義的一家思想,也有著重的自由和個人主義的另一家思想,不過,在秦帝國的統一再加上漢帝國的獨尊儒術下,都消失了。[108][128][121]
在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明朝就有鄭和下西洋,看似要開始東方的大航海時代,不過,不但沒有繼續下去,而且連相關的造船技術也消失。[117]
在中華,很早就有紙幣,不過,明末貨幣經濟崩潰,清朝為免重複信用貨幣的問題,索性取消紙幣,把貨幣限制回金屬貨幣,變回用銀兩交易,最終的結果反而是將清朝的經濟型態倒退回中世紀。[153]
在中國,廣東的經濟在民初時期很發達,識字率一直都很高,輕工業早在三四十年代已經大幅發展,不過,在中共解放廣東後,廣東的經濟被壓抑而倒退,現在經常被說開放成經濟特區是中央的恩德。[154]
不止鄭立,歷史研究者 plamc (普蘭可) 也是指人類文明的正常結果是毀滅與倒退,例如復活節島上發生生態災難,最後全島陷入以極低技術能力勉強維持很少人口,連以前做得到的事(立石像)後來都做不到,又例如吳哥窟文明的技術力之高,滅國後高棉人卻是退回小農時代。[155]
黑暗時代[]
西方有「黑暗時代」的概念:黑暗時代是,文明停滯的時代;思想和文化從開放走向封閉;思想觀念由多元走向一元;黑暗時代的本質是一種文化的改變,並非國力的改變,也不是政治勢力的改變。[156]
西方曾經被宗教統一。[157]西方世界在被教會統一的時期獨尊宗教。[108][128]在西方說地球是圓的,隨時會被綁去火刑。[156]西方的黑暗時代有很多功業,十字軍都是在黑暗時代出征的,很多藝術和技術突破都是在黑暗時代產生的,但在黑暗時代當中,不論是人心還是文化的開放性都不斷的萎縮,更多自古流傳下來的物事被扭曲,例如基督教被扭曲成中古的宗教迫害。[156]
中華也類似,秦朝統一中華,漢朝獨尊儒術,後來儒家科舉被扭曲成八股文,很多典章制度,也只是僅留其形,沒有了過去固存的意義;人心也變得封閉,對外來文化欠缺接納;人民變得迷信愚昧,並進行鎖國,拒絕對外接觸;視外來文化如洪水猛獸;進入中華的黑暗時代。[121][156]
至於中華的黑暗時代是否已結束,鄭立在2010s年代初認為中國「現在是文藝復興」。不過也有人認為直至現在仍是中華的黑暗時代。[158][159]
文藝復興[]
近代中華最大的錯誤,就是把中華在思想上,想像成一個十九世紀的社會,而把一些十九世紀向二十世紀的轉變,例如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套用在二十世紀初的中華,但中華在思想上,其實是在中世紀,真正應該參考的其實是中世紀對文藝復興這一段時間西方的發展。[160]
西方經過文藝復興,將上古和中古融合成就了新的文明。[156]
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是指重新肯定古代文化和智慧價值的時代:在文藝復興之前,西方人一直認為在當代文化之前是一個黑暗時代,而上古的羅馬極度殘暴腐敗;文藝復興指出的是其實之前西方的文化比「現代」更為開放,甚至更為先進;文藝復興並非崇古,而是反思一個問題,「新的」是否一定會比 「舊的」好。[161]
文藝復興使西方人開始了解到世界的發展並不是一條單向的火車軌,人類的發展也不是單純的屢積:時間會過去,人類有所得,也會有所失;得了的未必是好事情,失了的未必是不好的東西;探究最多的可能性,接納最多的觀念,才是人類生存的道路。[161]
文藝復興所復興的古典,是指借古典思想,去將自由、民權等新想法,重新引入西方:裡面包括的不僅是羅馬也包括希臘,是一整個古文明、古文化,而不是指「羅馬」這個政治上的帝國,更不是為了重建羅馬帝國;分清楚希羅文化和羅馬帝國;當時之所以借用羅馬,正是因為要針對那個坐鎮羅馬的教廷,舉出羅馬以反羅馬。[157]
中華文明遊離於近代和中世紀,西方世界的宗教改革,以及文藝復興,真正動搖的是過去整個社會價值觀。[162]
中華有一群文藝復興的創作者和藝術家的預備軍,如果能夠找到他們的贊助者,那麼中華文明就會走向文藝復興時代。[163]
中華與其他廣域宗教相比[]
宗教上等位或等同的部份[]
中華有自己版本的超自然、創世和死後世界,就如基督教和伊斯蘭也各自有自己版本;基督教有聖經,伊斯蘭有可蘭經,中華則有四書五經可尊崇;道德以教條出現,形成宗教,例如基督教和伊斯蘭,中華則形成禮教;基督徒重視聖誕節,華人則重視(農曆)新年;華人認為有一個皇帝道統或者天子,就像穆斯林的哈里發;華人的上天等同基督徒的上帝與穆斯林的真主;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例如基督教,都有吸收較小宗教或者地方宗教的過程,或者說,很多較小的宗教遇到強勢宗教,往往透過改造成為強勢宗教的一部份,存在下去,而中華思想同樣地,不斷吸收了各種的信仰例如儒釋道而成。[82][85][83][86]
中原或者中國大陸之於華人或作為宗教的中華的意義,相當於歐洲之於基督教的意義,也相當於中東之於穆斯林的意義。華人多數是黃種人,是因為歷史使然,因為中華思想發揚的地區,本身就是黃種人為主的地區,但不等於華人就一定是黃種人,事實上去到南方例如廣東、馬來西亞,也可以有相當不同的膚色;相當於,不要倒果為因,因為基督教在歐洲盛行,信仰的相當多白人,就說基督教都是白人,或者白人都是基督徒,甚至說基督徒是種血統。[86][85]
迷信華人應該由沉迷考試當官的宅男、迷信權力的未閹太監和老爸是權貴的二三世祖組合的統治階級去統治,相當於主張伊斯蘭教徒就該被伊斯蘭國統治。[85]
也是長期統一[]
不止中華,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也有相同社會結構:擁有一個世代相傳、自稱受天意授權的權力中心點,權力圈影響的是一種延續古帝國的廣域秩序,各地都有駐在當地的代理人,遵從相似的思想哲學;各地的地方土豪,都要向這個政治中心宣誓效忠並加入成員;即使山高皇帝遠,但各地的王就算在地方作威作福,多少也懼其三分。
相同的權力代理人:成為該權力中心的代理人,就是窮人脫離貧窮和得到知識的良好渠道;因此窮人子弟,會願意刻苦讀書學習這種哲學脫貧;有些地方那些代理人有相當直接的權力,有些地方則要比較尊重當地的土著力量。
相同的深受認同的中心點:如果那些地方土豪對這權力中心真的很不滿的話,倒也不能說脫離就脫離,多少還是要另起爐灶,搞「另一個中心點」,它在身份認同的力量上是強到這地步;當中的人最多可以不認同那中心點,但不能不認同它的秩序方式,不然那人大逆不道;那人要反抗他們時,那人必須要指出他們已違反上天的意志;
相同的一體感:在這天下的範圍下,讀過書有知識的人,可以用共同語言互相溝通,旅人可以從各地的代理府得到庇護和協助,他們能發動軍事能量,對抗外敵,包括了所謂的蠻族,及很願意用同樣的思想去同化那些蠻族;只要他們願意接受這思想,願意派人去學習成為代理人,他們最後會成為一員;大家還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認同,都是三個字;因而也可稱是一種長期統一。[122][123]
中華作為宗教[]
中華作為宗教的特質[]
中華是宗教。[81]中華,是和基督教、伊斯蘭同一等級的東西,背後的意識形態,有些人稱之為儒教,我們可以稱中華文明的核心是中華思想。[75]中華思想是一種信奉「天下」的一神教。[164]中華思想有其上帝存在,那就是「天」,源自遠古時代的天帝,流傳至今;故此最高統治者是天子,主宰真理的是「老天爺」,正義得到伸張是天有眼;除了祖先外,就是祈求上天,對這上天的信仰附在中華思想的語言和意境當中,還有會祭天這種行為。[85]
長久的誤解在於把儒家視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思想,而事實上,道家、墨家也是從中華發展出來,而法家也不必用儒家來包裝,並且應該進化。儒家僅是被很多人視為一種這張過大的包裝紙。[165]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有吸收較小宗教或者地方宗教的過程,或者說,很多較小的宗教遇到強勢宗教,往往透過改造成為強勢宗教的一部份去存在下去。中華思想同樣地, 不斷吸收了各種的信仰而成。中華思想吸收了儒教、道教和部份佛教。中華思想基本上就是由儒道佛三教合流出來的,這是跟中原王朝長期稱霸天下的歷史有關係。[85]
和一切宗教一樣,相當世俗化後,就有可能同時受多個宗教影響,所以人可以同時清明祭祖以及慶祝聖誕節。不過有些人如果重新走向原教旨方向,就會開始有衝突。例如有華人基督徒會批評和抗拒祭祖這行為,也有人因為祭祖而放棄了信奉基督教。[85][86]
甚麼是宗教[]
東西方對於「宗教」的觀念不同。
西方的宗教不僅探討超自然、創世或者死後世界的問題,本身也包括了道德觀、權力觀,宗教本身往往影響了社會道德的基準與社會的架構和秩序。
西方的宗教在東方被分成兩個完全獨立的部份,東方被稱為宗教的,主要都是探討超自然、創世或者死後世界的問題,而對於社會權力的源頭、道德的基礎,卻有另外和宗教很相像的系統,就是「天子」、「道統」、「禮教」。[82][83]
神權政治觀[]
華人九成的所謂政治衝突,都是宗教問題[]
歷史學者有一種說法,就是中華是一種神權政治。[166]
有中國人宣稱,無論流多少血,都會最終統一的,大家都會有統一的衝動。雖然歐洲有屠殺,有戰爭,有人想統一歐洲,和中國一樣,但是歐洲脫離了這個迴圈,而華人們還留在宗教戰爭的思想中;歐洲發覺這是沒意義的,中國則還以為這是流多少血都該做。[106]
華人九成的所謂政治衝突,都是宗教問題,只是冠上了一些現代名詞,使他看起來不像宗教而已;本來華人的政治觀就很神權;春秋時代的越人跟現代華人們的思想並不相像,神權化是近代的事情;「天命」下的「天子」有很深重的政治影響;華人們去到今天也覺得是朝代更替、天命繼承;把現代國家想像成像清朝/唐朝那種普天之王朝;而所謂唐朝那種普天之王朝,也只是華人們對唐朝的想像;華人們的觀念是從清末傳承過來,包括對疆土的領域想像;最簡單說,唐朝人不會覺得西藏是唐土;唐朝是否跟現在華人們一樣神權難說,只說現在;華人們所想像的世界觀,就是歷史是一個萬世一脈的「天命」;向前推,華人們會覺得,華人歷史就是夏商周秦漢天命傳承;當時的人怎想,現在華人們並不在意,華人們想像這是單一天命;之所以這國家四千年不滅,因為朝代只是天命的代理人;如果不是有這觀念,則元/明/清應該接不起來;因為清也是「天命」代理人,所以被認可統治權;讀書人所守的道統,效忠天命,從而效忠清室。[84]
為了「天命」不惜作出任何犧牲[]
這「中華思想」是一神教,而「上天」正是至上之神;而權力的合法性在於「承受天命」,故稱為「天子」;天命只有一個,其他的都是叛黨亂臣;這也是今天「大一統主義」的信仰來源;這深深刻入華人們思想,為了天下統一,戰爭亦是自然;因此,執行「天命所賦與的權力」,比人民的幸福更重要;實際上華人們最注重的是權力的穩定性,以及武力秩序,意味著,事實上華人們為了「天命」不惜作出任何犧牲。[84]
爭奪道統/天命[]
這個「天命賜我權力,你應服從我」,正是神權;統治者正是以「我繼承道統」去主張自己的無上權力;道統的力量勝過貴族政治(血脈)或民主政治(投票代議);而王賊之分,在於誰擁有道統,大家也爭奪天命的代表權;這個「道統的轉移」正是神權政治的特徵,否則根本不必主張或爭奪道統,權力可有另外的來源;神權的征服,本身正是解救其他地方的人民;如果是非神權,天命跟政權兩者應該是分開的;神權在於其權力架構,本身的頂點,正是這難解的天命;世俗的部份並不是天命論,而是地域主義;神權從來都不是「有形之偶像」,而是「宿命論」;重點在於「代表某個至上力量者有統治你的權力」;「皇帝輪流坐」跟羅馬的三十暴君差不多,並不普世;皇帝輪流坐的時代,這些人正是沒理會天命所以也活不長,結果他們反而會被形容為亂臣賊子;這個政治觀的問題,在於大家認為何謂「正義的政治」。[84]
說,因為政權傳不下去了,才解釋為失天命,不過,需要解釋為失天命,在於人民相信天命才有意義,如果政治本身跟天命無關,根本就不必提出「失天命」;說,在亂世才會爭奪天命,如果在穩定時期,沒有人會去質疑天命,那根本是找死,也不會有群眾基礎,不過,這個「找死」你基於的只是暴力,而不是權力觀,亂世與否,人類皆是人,自會思考和疑惑事情的非必要性,而暴力只是物理上的摧毀和動物性的恐懼,並不是觀念,「群眾基礎」跟這沒關係,是觀力觀引致群眾基礎的,因為民眾相信天命(神權)才會產生/不產生群眾基礎,就像基督教的群眾也要開新教去對抗舊教而不是放棄信神,客觀來說這就是神權,神權遵致須爭奪天命,否則我可說「楚人楚地,楚國獨立」,不需搞甚麼天命。[84]
神權政治認為天下亂源源自信仰不統一[]
有人說,天命都被解釋成「善待人民」、「抵禦外族」,不神權,不過,如果他覺得大家贊成軍閥割據多過統一,那他就是對的;那人說,大一統思想來自於大一統朝代往往能有盛世的歷史,不過,這個是循環論證,「統一 = 盛世」、「盛世 = 統一」,神權政治即認為天下亂源源自信仰不統一,舉個例子說,現實的臺灣,繁榮正是跟大陸分離的時代,臺灣正是「盛世」;那人說,這其實是很世俗的「團結力量大,人多好辦事」的想法而已,不過,如果是團結力量大,人多好辦事,該統一的是地球,可是這又沒發展到地球統一論,所以這說不過去,這意味著,這並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有條件的,真心相信團結力量大的人,會促成的是人類的終極統一,中華思想並不如此,而是將自己和其他人類區別出來。[84]
神權政治講的是權力源頭[]
神權政治講的是權力源頭,而不是一個叫「神」的有形體;建議不要拘泥於「神」這個字眼,用別的方式去作出同樣的架構,字眼是修辭性的。[84]
天命論是一種宗教[]
「天命論」本身就是一種宗教,宗教是一種「主觀的宇宙觀」,共產主義並不是宇宙觀而是經濟觀;要探討的是一神教中「神」到底是甚麼,猶太人的士師制度也是一種神權政治,天命的「天」本身就是 pantheism 裡的自然神。[84]
基督徒團結對抗異教徒=華人團結對抗洋人[]
那人說,中華思想講究王風萬里、文化征服,所以大一統思想當然限於「文明」地區(漢化地區),不過,這裡就是自相矛盾了,也就是說根本就不是團結、人多力量大,變成之前的解釋是不成立的;那人說,團結力量大當然限於文明人,跟野蠻人團結不了,文明人不團結,就會被野蠻人征服,受苦,這是中華思想本質,轉化到近代,也不過把文明人代換成華人,野蠻人換成洋人,不過,說的正是十字軍的觀點「文明人(基督徒)團結對抗野蠻人(異教徒)」,文明世界團結就是相等於基督教世界團結,這底裡的思想,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更相像的是,十字軍對抗的伊斯蘭其實比他們先進。[84]
神權源自「宿命」[]
重點是神權從來內涵,是在於整個權力來源的哲學,封建在於「血液」,民主在於「投票」,神權源自「宿命」;「民主」國家可以是神權,例如伊朗,有民主制度的國家不一定帶著民主作為權力哲學;並不是所有政治觀都是宿命論,但天命論卻是宿命論。[84]
怎樣才政教分離[]
當神權與政權分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舉一個例子說,中華思想若發展成「中華」跟「政權」兩者的關係割離,得政非得天命,得天命亦不得政,則這就不再是一種神權政治;至於天命本身是否政治思想,若「天子存在,卻不導致政治合法性」,這就可以商榷了。[84]
共產黨亦可帶天命,倒台則是失天命[]
「天命」就是信仰,天命是主觀的,像說劉備是道統,它並不像共產主義般以事為本質,而是以人為本質的,或者更確切的是「團體」,即共產黨亦可帶天命,若共產黨倒臺,則他也是「失天命」,這種權力觀關注的並不是權力的結構,而是「誰」是正統,反正華人們也把共產黨看成「朝代」而不是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想像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確有很大的分別;政治上未必再是神權,華人們的權力觀還是殘留,用最簡單的說法,華人們心理上還是覺得毛澤東是開國皇帝,這是在於華人們怎樣看待現在的權力,它的合法性。[84]
認為統治者先天有權統治自己,可不普通[]
「為何我要服從天子的統治?」,若自己不信天命論,則,天子統治自己的理由就變成零,天子跟自己的分別在於他繼承天命,而自己沒有繼承天命,但如果自己否定天命,自己跟天子都只不過是對等的人類;華人一直認為統治者先天有權統治自己,可不普通,若沒有宿命,自己可認為自己統治他們比他們統治自己更穩定。
這個「給他們統治比較好過」、「繼續被他們家統治,日子比較好過,不然又要死一堆人」是可被現實證明是錯的;「穩定的血統繼承比戰亂好」只是倒果為因,這亦沒防止到貧窮、民變和血腥鎮壓;那人說,如果要問「我覺得天子很爛耶,不如他老爸,可以推翻嗎?」,古代人一般想法是「龍生龍,鳳生鳳」,天子應該是被奸臣蒙蔽了,不過,這個「奸臣理論」正是神權意味──天子的權力是特殊的,天子跟我對等,沒必要硬要拉個奸臣出來解釋他的無能,它的核心就是強調天子的權力是源自天意。[84]
世襲政權要用神權穩固[]
那人問,只要是世襲政權是否都是神權,其實相反,是用神權去穩固世襲權力;蔣中正 -> 蔣經國,結果傳不下去,正因為不神權化,世襲要長久就會傾向走向與神權結合,如果不跟神權結合,世襲則會走向短壽,所以應該是反過來問,有哪個世襲政權不需要借助神權。
美國的「昭昭天命」也是神權政治,昭昭天命正是其初型,就只是存在期太短;英國也是神權政治,英國的國家元首直接就是英國國教元首;神權並不限於「洋人」,伊斯蘭、西藏、拜占庭、日本天皇都有這種特徵;洋人的神權政治會宣傳敵人很腐敗,過太爽,不敬神,中華根本就完全有一個相同的說法:「逆天而行」。[84]
儒家的說法[]
雖然孟子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是後來中華並沒有活在孟子的理想世界裡;現實是社稷和君,都放在民之前;「天意」與民意的矛盾,孟子說民貴君輕,正是思考這問題的表現,古人的資訊並沒我們多,但不是腦袋空空的豬。
說,天意就是民意,儒家思想就是這樣,天意即民意,不但,那只是孟子的說法,並不是唯一的說法,而且,這個「天意民意論」是在天意自相矛盾時再騎劫民意,就是說當解釋不了天意的無理性,就說他是民意。
解釋「天命 = 民意」跟「天命 = 吹波膠」沒有分別,不能倒果為因將兩者劃成等號,這只是其中一個說法。[84]
「穩定壓倒一切」比孟子說法更離軌[]
說,「穩定壓倒一切」才是中國思想裡的權力根源,「穩定壓倒一切」才是世襲權力根源,穩定壓倒一切不是神權,穩定壓倒一切是一個很明確的理論,是最高指導原則,不過,嚴格來說,穩定壓倒一切是中共發明的宣傳語,之前沒人說這句話,比孟子那說法更離軌,那即是說「神權政治可完美解釋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甚至神權政治既解釋中國傳統思想,也跟追求穩定沒衝突,神權和保守兩者根本是沒有衝突的,必須留意,「追求穩定」跟「神權」兩者並不相斥,不能用追求穩定,去否定這是一個神權政治。
問,神權政治或穩定壓倒一切,何者比較能描述中國政治,正如問「黑頭髮和男性,哪個比較適合形容劉德華」。
一切即宇宙萬物,穩定壓倒一切,是否包括壓倒物理規則,而穩定怎樣壓倒物理規則,若物理規則無法被壓倒,穩定即無法壓倒一切。[84]
香港是「新教」[]
鄭立雖然說中華思想是宗教,曾經說香港是新教,但是沒有說香港在這方面是怎樣。不過,有人說過香港人過往在中華思想與中台的分別:現代台灣人觀念,中國是國族,但香港人觀念不是;就算沒有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世上沒有任何國家叫中國,都依然是中國人;支持多幾個中國,無需香港老派華人否定中國人身份。[167]
換句話,對於香港人來說,加入、退出或堅持做中國人,並不需要任何自稱中國的國家批准、認可或願意。
在過往香港人的角度,中國人至少一定不是國籍,鄭立則指是地理上和文明上的意義,另外還有說中國人是一種宗教。[168][87]
宗教改革[]
中華少了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宗教改革。[169]
中華文明還是遊離於近代和中世紀;西方世界的宗教改革,以及文藝復興,真正動搖的是過去整個社會價值觀,而華人們還是,沒有真正的脫離得了;即使香港和臺灣也不是真的好多少。[170]華人其中一個大錯誤就是以為西方超越東方是因為蒸氣機,而不是宗教改革;華人追求蒸氣機的結果就是制度和人文上的極端落後。[171]
宗教改革是任何一個文明所應該要經歷的過程;它將整個文明的信仰,從神權或組織的權威,轉移到人類本身的良知判斷。[172]歐洲人在宗教改革當中確定了歐洲是不用教庭來管的,而華人們沒有宗教革命,所以華人們還在懷疑,中華需要被管。[173]
中華有一群宗教改革的可能支持者,如果能夠找到他們的馬丁路德,那麼中華文明就會走向宗教改革時代。[163]
桌遊《Here I Stand》有說當年新教徒做甚麼和他們的目標:新教徒就是說服更多人從舊教轉會;要怎樣說服更多人轉會,其實就和挑戰某黨差不多,包括在各討論區貼一些挑戰某黨的文章、翻譯外國文章去科普或者踢爆,並派人去挑起罵戰,贏的方式,就是怎樣把嘴砲打到上天花板。[174]
至於歐洲新教說是跟舊教抗衡,不如說有些政治權力者當看教宗不爽時,就拿新教當武器來跟教宗撒嬌;最好的例子就是當時大玩後宮的亨利八世。[175]
當時的歐洲人民基本上不敢說自己不信神,而舊教又掌握了神的話語權,變成了你要信神就要聽教會的話,偏偏教會很多行為大家又看不爽;情況就像「你要愛國就愛黨」那樣,新教之所以興起最大的原因,在於很多人可以一方面反抗看不爽的教會,另一方面又宣稱「我比你更信主」。[175]
中華作為地理[]
China一詞的迷糊[]
- 英文是 English
- 英格蘭是 England
- 蘇格蘭是 Scotland
- 那群傢伙所在的同一個島叫 Britain
- 大英帝國是 Great Britain
- 聯合王國是 United Kingdom
- 大英國協/英聯邦是 Commonwealth of Nation
甚麼是「英國」;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全部在中文翻譯上都可以翻成「英國」,但是,這些詞語的意義卻有很大的分別,甚至大部份原義都沒有所謂「英」的存在。
先把一堆不同的概念,全都以英國稱呼,當中文上產生了含糊的「英國」的概念之後,再將英國倒譯為英文,最終的結果就是,會從字面理解,Scottish是English;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把「國」這個字加上去翻譯之後,地理、政府、民族等觀念就被炒成一塊了;當長期慣用了中文去理解問題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跟當地、世界都不同的認知,或者應該說是誤解,但是這個誤解並不是刻意的,而是當初翻譯的時候所得的資訊有限,或者不謹慎所導致的語義混亂。
倒轉過來,英語中的China也是這個情況;西方人對東方的理解有限,因此產生了一個叫作China的概念,這個觀念原本就不精確;而翻譯成「中國」之後再二度消化,就產生了一個更迷糊的概念。[176][177]
China是次大陸[]
China是一個次大陸。
次大陸的基準是土地面積,印度因為土地面積跟歐洲相約,而被視為次大陸。
本來亞洲和歐洲的分別就是源自當初希臘時代對於歐洲西方的土地不理解而產生的;結果歐亞大陸當中,亞洲太大,而歐洲則太小;後來在接觸印度後,才產生次大陸的觀念,因為不能用一個「亞洲 」去概括整個地域。[176][90][178]
命名爭議[]
引致誤解的「中國」稱呼,要大眾改變是不容易的,但以研究歷史的角度看,是可以改以「中華地區」去稱呼,不用支那,是是避免發洩和挑釁,或者別的名稱也可以,作出區別是有好處的,比方說英國這個例子已指出,是頗為不精確的詞語。
如果產生了一個China直接對應而不叫作「中國」的譯法,我們暫稱這為「某地」,則可以像歐洲史一樣將這裡發生事情的歷史稱之為「某地史」,這樣應該可以避免所討論或爭論過的一切矛盾。[176][90][91]
中華與其他地理區域相比[]
地理上等位或等同的部份[]
在地理上,能夠與China相比的是Europe。[79]
歐洲的面積和「中國大陸」差不多,地形上也有連貫性;之所以相較於歐洲人不是亞洲人,是因為亞洲根本就是歐洲人「看他們東面的所有東西」所定義出來的過大地理名詞;當初他們沒想到他們東面的東西比西方的東西多那麼多。[168]
目前公認的次大陸,有歐洲、中東、印度、格綾蘭,而事實上China也具有上述地區完全相近的特質,Chinese基本上可以和European視為同等的詞語;歐洲並不是也不需要是一個國家,也並不是也不需要是同一民族,但也一樣可以用European全部概括起來。[176][90]
印度次大陸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汨爾,印度史並不是國別史而是地域史;若把China定義為如歐洲等同詞,以何為界,大可包至北越和朝鮮半島、日本。[176][178]
雙重標準的問題[]
依中國官辦歷史標準[]
義大利國也有4000年歷史[]
歐洲也是分合循環幾千年[]
華人是甚麼[]
漢人是甚麼和不是甚麼[]
漢人是一群民族,不是一個民族[]
漢人是階級[]
漢人是家族主義,不是民族主義[]
泛XX主義[]
甚麼是漢化[]
實際上漢化是[]
羅馬化厲害過漢化[]
俠的文明[]
何謂俠[]
怎樣才能改變社會不公義結構[]
海洋中華[]
其實倭寇是甚麼[]
海洋中華下的香港史[]
中華分裂的好處(中華文明成為多國體系的好處)[]
註釋[]
- ↑ 除此,基督教文明也爭奪translatio studii,中華文明則爭奪道統。
參考[]
- ↑ chenglap文章集錦:〈[國際] 高鐵路段短 港爭取按客量分帳〉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有沒有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的八卦?〉
- ↑ 批踢踢實業坊:〈...我喜歡喝茶, 喜歡漢字, 喜歡詩句, 能畫水墨畫...〉
- ↑ 批踢踢實業坊:〈...所以校長不喜歡我. 我則認為他逃避現實. ...〉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chenglap怎麼懂那麼多東西!?〉
- ↑ 批踢踢實業坊:〈...我被校長叫我早些回家, 不要參手太多. 對於很多人而言, 作為教師, 我的行動太大動作, 太不可測. ...〉
- ↑ B文百科全書:〈Jěŋ_Lǎp〉
- ↑ 趙老師的網站:〈誰是鄭立?〉。互聯網時光機存檔
- ↑ 批踢踢實業坊:〈Re: 來這個版才發現〉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心得] 閒聊港澳房市〉
- ↑ 批踢踢實業坊:〈...你知道當教師要見血的嗎?...〉
- ↑ patreon:〈[我寫自己#12] Boxing Day 與毛澤東〉
- ↑ patreon:〈[我寫自己#1] 所以,我有沒有移民?〉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香港人覺得台灣是一個國家嗎?〉
- ↑ patreon:〈[社會觀察#3] 因為對民主有興趣,所以對臺灣有興趣〉
- ↑ facebook:〈Chenglap 文章筆記 - [電視回憶#11] 所謂地獄就是活在別人的美夢 Barbie...〉
- ↑ twitter:〈Cheng Lap:"有人以為, 地獄有如惡夢. 不, 真正的地獄並非惡夢, 相反, 每一個地獄都是一項美夢, 可是那並不是屬於你的美夢. 而是別人的. 當你為了實現別人的美夢, 而喪失了一切的選擇權, 最終別人還要快樂地看到你, 在你變成配角成就了他的快樂後, 問你為何不快樂, 這比惡夢要更恐怖."〉
- ↑ twitter:〈Cheng Lap:"@happynatalie 在漆黑當中, 盲人就是你的最好明燈, 在瘋狂的年代, 你就要聽從瘋子的指引."〉
- ↑ twitter:〈Cheng Lap:"在黑暗當中, 盲人就是你的明燈, 在瘋狂的時代, 就要聽從瘋子的指引."〉
- ↑ twitter:〈Cheng Lap:"在黑暗當中, 盲人是你最好的明燈. 在瘋狂的時代, 你就要依循瘋子的指引."〉
- ↑ twitter:〈Cheng Lap:"@ellies_day 在黑暗中, 盲人是你的明燈; 在瘋狂的時代, 就得跟隨瘋子的指引."〉
- ↑ twitter:〈Cheng Lap:"還是那句, 在瘋狂的時代, 要聽從瘋子的指引. 任何看起來正常的人, 或者正要變得正常的瘋子, 他們都是失敗者."〉
- ↑ facebook:〈Cheng Lap - 黑暗的環境中, 盲人是最好的明燈, 瘋狂的時代裡, 就要聽從瘋子的指引.〉
- ↑ facebook:〈Cheng Lap - ...那更好. 在黑暗當中, 盲人是最好的明燈. 在瘋狂的時代, 要聽從瘋子的指引. ...〉
- ↑ facebook:〈Cheng Lap - ...在黑暗中, 盲人是明燈. 在瘋狂的時代, 要聽從瘋子的指引...〉
- ↑ facebook:〈Cheng Lap - ...這種人對於現代國家來說是瘋子, 但當生活環境變得瘋狂, 大家都感到生命不受保障, 隨時會被殺被搶, 而且沒有希望時, 這就是瘋狂的時代, 在黑暗中盲人是你最好的明燈, 而在瘋子的時代人類會跟隨瘋子的指引. ...〉
- ↑ patreon:〈如何阻止恐懼散佈?〉
- ↑ patreon:〈所以,為何幽默是對抗暴政的武器?〉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香港人會不喜歡大陸人嗎〉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現代史的觀點差好多〉,part 5
- ↑ facebook:〈歐洲動態 - 國際 - Patreon文章<地圖的政治——越南三連禁「九段線」>:...〉
- ↑ The Panama News:〈Schoenherr: China, Vietnam and Barbie〉
- ↑ twitter:〈Cheng Lap:"在大學讀歷史時我有讀過日本近代史, 主要是由明治維新到昭和初年的歷史, 所以, 在任何時候, 我都覺得這段歷史是目前中國的一個映射."〉
- ↑ twitter:〈Cheng Lap:"大日本帝國的幽靈不死, 是因為, 它本來並不是大日本帝國, 而是東方式的霸道, 而這種霸道, 深植於每一個亞洲人的權力觀中. 大日本帝國只是它其中一個附身的對象, 而它未來會再度附身在任何人身上, 包括我們自己."〉
- ↑ twitter:〈Cheng Lap:"儒家文化圈的共同特徵: 1. 我為了保護自己, 所以要侵略別人 2. 想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3. 老人及家長永遠是對的 4. 年輕人永遠是懶散無能的 5. 當官僚的就會被視為精英, 即使他只是一條寄生蟲 6. 因為遺產而得到的成功都會說成是白手興家"〉
- ↑ 批踢踢實業坊:〈...華人本來就對大東亞共榮圈或類似的東西很受落...〉
- ↑ twitter:〈Cheng Lap:"我還以為基本法是早晚要丟往垃圾桶的東西嘛?"〉
- ↑ twitter:〈Cheng Lap:"@HKbrknews 很簡單, 廢除基本法, 普選整個議會, 然後重新為所有事情立法, 連獨眼龍都知道, 那種小圈子扮憲法的怪異東西本來就應該丟進垃圾桶."〉
- ↑ facebook:〈Cheng Lap - ...你誤會了, 我不支持修改, 我支持廢除...〉
- ↑ facebook:〈Chenglap 文章筆記 - ...真正引致突破的是理性主義被接受並慢慢的擴張...〉
- ↑ 批踢踢實業坊:〈...svin: 他的文一向強調理性...〉
- ↑ 批踢踢實業坊:〈Re: 歷史學的方法不可能脫離邏輯〉
- ↑ chenglap文章集錦:〈Re: 為什麼西方人很懶 可是卻很強大 (Part 2)〉
- ↑ twitter:〈Cheng Lap:"@free_POC @songma 邏輯應該不能歸類為數學, 在我眼中, 邏輯應該是德育的一部份."〉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台灣的教育似乎不重視是非判斷能力?〉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請問chenglap大大〉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中國5000年歷史科技樹卻研發緩慢?〉
- ↑ 批踢踢實業坊:〈Re: [討論] 關於管教〉
- ↑ chenglap文章集錦:〈Re: [問卦] 有沒有台灣根本不可能打仗的八卦?〉
- ↑ twitter:〈Cheng Lap:"@Isumi_MOD @AnthonyKuuga @fongyun @ivansyli 我並不是主張大政府, 但是我也不同意認為政府甚麼都不必做, 市場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塔利班式原教旨新自由主義."〉
- ↑ twitter:〈Cheng Lap:"自由市場有一個問題就是他會自然地走向流動減緩的狀態. 而稅金本身就是一種強制性的流動, 市場並不會解決所有問題, 稅金也會製造問題, 政府的責任是處理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 而不去碰市場會解決的問題."〉
- ↑ patreon:〈[社會觀察#22] 公平正義地殺雞取卵〉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靠炒房致富的人......〉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假設] 要在明清兩朝進行土地改革〉
- ↑ patreon:〈[社會觀測#17] 喜歡控制物價的人〉
- ↑ patreon:〈生存壯大〉
- ↑ patreon:〈違反生存壯大的現代文明人〉
- ↑ facebook:〈過左 2019 年之後,我一直最擔心既唔係政府點做,而係...〉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GDP或GNP價值,哪個代表國的經濟實力〉part 1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GDP或GNP價值,哪個代表國的經濟實力〉part 2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共產主義真的能達到均富嘛?〉,part 3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亞洲人為什會輸給西方人?????〉
- ↑ 高登討論區:〈中國經濟的本質(chenglap)〉
- ↑ 高登討論區:〈中國現在透支型經濟 是泡沫消滅未來 中國非美國 中國只能減產〉,遺失連結
- ↑ 65.0 65.1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誰當選對台灣有利〉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共產主義真的能達到均富嘛?〉,part 1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共產主義真的能達到均富嘛?〉,part 2
- ↑ Victor's Data Pool:〈Re: [論卦] 有資本主義必然走向滅亡的八卦嗎〉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香港早年經濟為什麼跟台灣很像〉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臺灣經濟奇蹟為啥沒持續下去呢?〉
- ↑ 批踢踢實業坊:〈...經濟沒可能無止境地發展下去...〉
- ↑ 批踢踢實業坊:〈...經濟一旦超越了社會的發展, 就會崩潰然後重來〉
- ↑ facebook:〈Lap Cheng - 孫中山:「我是記者嗎?」 記者:「不是。」 孫中山:「那不需要我了,再見。」〉
- ↑ 高登討論區 - facebook:〈Cheng Lap - 這段發言是正確的, 特別是讀歷史的人來說, ...〉:「古中華只是文明, 不是民族」
- ↑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鳴人堂:〈超越「中華民族」的觀念 | Cheng Lap〉
- ↑ twitter:〈Cheng Lap:"我從不吃「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原因是, 我認為中華是文明, 不是民族. 而我認為他並不是在「復興」. 就像羅馬和美國, 並不是希臘文明的偉大復興一樣. 中華文明只是一個肥沃的土壤, 在這土壤上, 我看到的人類未來更大的變化潛力, 而不是一些像古代帝國的亡靈.〉
- ↑ 77.0 77.1 77.2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現代史的觀點差好多〉,part 3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假設] 蒙古決定殺盡漢人〉
-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erepublik:〈[申報] 中華論〉
- ↑ 80.0 80.1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為什麼中國的同化能力那麼強?〉
- ↑ 81.0 81.1 81.2 twitter:〈Cheng Lap:"@trotrotro 我的想法是, 「中華」本身並不指客觀存在一群人正在有資格成為「中華」, 而是, 中華本身是一種宗教, 是一種理想的天地觀與世界觀, 相信這一種想法並促進達成者也是中華主義."〉
- ↑ 82.0 82.1 82.2 chenglap文章集錦:〈Re: [問卦] 有沒有西方人眼睛都長在額頭上的八?〉
- ↑ 83.0 83.1 83.2 批踢踢實業坊:〈Re: [心得] 反台獨對中共的意義〉
- ↑ 84.00 84.01 84.02 84.03 84.04 84.05 84.06 84.07 84.08 84.09 84.10 84.11 84.12 84.13 84.14 84.15 批踢踢實業坊:〈Re: [空想] 如果2013年還有蘇聯〉
- ↑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臺灣人算華人嗎?〉
- ↑ 86.0 86.1 86.2 86.3 86.4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有沒有 中華民族 的八卦〉
- ↑ 87.0 87.1 方格子 vocus:〈「中國人」不是民族,而是一種宗教〉
- ↑ lihkg討論區:〈中大神學院院長:多一個基督徒 少一個中國人〉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中國在古代時候真的是算世界的強國嗎??〉
- ↑ 90.0 90.1 90.2 90.3 批踢踢實業坊:〈Re: [觀點] 如何界定「歷史上的中國」?〉,part 2
- ↑ 91.0 91.1 twitter:〈Cheng Lap:"其實我一向都不讚成把中國大陸稱之為支那的行為, 我曉得, 這是一種發洩, 是一種挑釁. 但是讓大陸人感到不愉快, 是不可能幫到這個地區, 這個地區的人民的. 這裡需要的是啟蒙, 是真正的去理解, 我們怎樣才能夠得到一個安穩的局勢與生活, 當人們理解這點後, 霸道會淡化瓦解的."〉
- ↑ 92.0 92.1 92.2 方格子 vocus:〈反映文明觀點差異的「中國」 (下)〉
- ↑ 方格子 vocus:〈羅馬化的你有沒有變成羅馬人〉
- ↑ 批踢踢實業坊:〈Re: [閒聊]歷史上四夷的漢化是怎么個過程〉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香港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呀〉
- ↑ 96.0 96.1 96.2 96.3 批踢踢實業坊:〈Re: [新聞] 台PTT不理性言論 嚇傻陸學者〉
- ↑ twitter:〈Cheng Lap:"@paulsiu1027 @Koruru1 我說奇怪的是把整個中華說成全部人在農耕的低能史觀."〉
- ↑ twitter:〈Cheng Lap:"@28481k @wildwong @fongyun @kenkachemhazard 香港人骨子裡是海盜, 說得難聽一點, 就是倭寇的後代. 但如果你不歧視倭寇的話, 他們代表了中華文明另一個面相, 從倭寇到鄭成功, 都是代表了大陸農耕文明背後的海洋文明."〉
- ↑ 99.0 99.1 99.2 twitter:〈Cheng Lap:"@mdkmp 香港和臺灣的祖先, 就是海盜, 是歷史書中的「倭寇」. 香港和臺灣是代表那個大陸中國歷史經常被隱藏的另一面: 海洋中華. 古代的鹽商, 南宋, 倭寇, 鄭成功, 蘭芳共和國, 一脈相承至今天的臺港澳南洋, 自然地整個思想體系是不一樣的."〉
- ↑ twitter:〈Cheng Lap:"@paulsiu1027 @Koruru1 事實上「倭寇」本身就很多是被政府迫到沒有生計的海民, 只是中國歷史對整個海洋文明選擇性的遺忘, 把那些全部說成是賊, 海盜, 亂臣."〉
- ↑ 101.0 101.1 101.2 批踢踢實業坊:〈Re: [討論] 文明系列又出新作?〉,part 1
- ↑ twitter:〈Cheng Lap:"可愛的是中華文明的文化, 生活方式, 語言和文字, 還是中華帝國的財富, 權力和武力? 每人有不同的答案."〉
- ↑ 103.0 103.1 twitter:〈Cheng Lap:"@jishunxing 中華是文明, 只要一天還是有人能在生活中使用漢字, 讀懂我們過去的文化藝術, 那麼, 中華是不會滅亡的. 就算我們不在地球, 在另一個星球, 我們也是中華文明的子孫. 延續這種東西才是我們作為中華文明一份子該重視的事情, 而不是政治上的統治權."〉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少有人說到愛國的八掛〉
- ↑ twitter:〈Cheng Lap:"@Koruru1 華人從來沒有反省過, 為何在清朝時, 擁有世界上幾半的財富, 社會卻陷入停滯, 豐富的財富, 土地和人力, 並沒有變成科學, 科技, 制度, 人道, 而變成了令人恐懼的暴力和權力. 最終腐敗成為鴉片. 這種對權力的迷信, 去到今天還是一樣."〉
- ↑ 106.0 106.1 批踢踢實業坊:〈Re: [假設] 沒有門戶開放政策?〉
- ↑ twitter:〈Cheng Lap:"以中國歷史為標準的話, 希特拉是明君也是仁君. 以西方歷史為標準的話, 在民國建立之前的中原王朝以暴君佔大多數..."〉
- ↑ 108.0 108.1 108.2 108.3 chenglap文章集錦:〈Re: 為什麼西方人很懶 可是卻很強大 (Part 2)〉
- ↑ 鳴人堂:〈扭曲定義的危險性:「權力」將壓倒真理〉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為何蒙古可以獨立但台灣不行?〉
- ↑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中國歷史的認同?〉
- ↑ 方格子 vocus:〈教壞你的歷史教科書:文明認同和國家認同可以分開〉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為什麼台灣人不喜歡中國〉
- ↑ 方格子 vocus:〈不是中國人就不要用「中文」?〉
- ↑ 115.0 115.1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是日文跟中文很像 還是中文跟日文很像??〉
- ↑ 批踢踢實業坊:〈Re: [新聞] NHK推「論語」 掀起日本「中國古文熱」〉
- ↑ 117.0 117.1 117.2 批踢踢實業坊:〈Re: 英語變成世界語是在什麼時候?〉
- ↑ chenglap文章集錦:〈Re: [請益] 為甚麼中國能統一文字?(Part 2)〉
- ↑ 批踢踢實業坊:〈Re: [空想] 有一天台灣人有可能統治大陸嗎?〉
- ↑ 批踢踢實業坊:〈Re: [閒聊] 無腦YY小說是華人獨有?〉
- ↑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中國5000年歷史科技樹卻研發緩慢?〉,part 1
- ↑ 122.0 122.1 方格子 vocus:〈教壞你的歷史教科書:有一個大一統文明……〉
- ↑ 123.0 123.1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漢朝後,為何中國統一了?〉
- ↑ 鳴人堂:〈「臺灣」與「中華民國」戰略價值的分別 | Cheng Lap〉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ROC的實用性遠輸Taiwan怎麼辦〉
- ↑ 126.0 126.1 126.2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美國人數學爛 怎麼科技最強〉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台灣的教育似乎不重視是非判斷能力?〉
- ↑ 128.0 128.1 128.2 128.3 批踢踢實業坊:〈Re: 為什麼西方人很懶 可是卻很強大〉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中國5000年歷史科技樹卻研發緩慢?〉,part 2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卦] 香港人會不喜歡大陸人嗎〉
- ↑ 131.0 131.1 131.2 批踢踢實業坊:〈Re: [請益] 古往今來的國富民強改革〉
- ↑ 高登討論區:〈文明進步源自偶然 除西方 其他地方都抹殺了這些偶然 中國尤甚〉
- ↑ 133.0 133.1 批踢踢實業坊:〈Re: [亞洲] 看了一些討論串有感而發〉
- ↑ 134.0 134.1 批踢踢實業坊:〈Re: [討論] 文明系列又出新作?〉,part 2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反對說法?〉,作者是MRZ,part 1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反對說法?〉,作者是MRZ,part 2
- ↑ 痞客邦 - 批踢踢實業坊:〈標題: Re: [好奇]有沒有只要是歐洲人後代的國家就一定進?…〉
- ↑ 138.0 138.1 138.2 138.3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反對說法?〉,part 1
- ↑ patreon:〈[社會觀測#163] 黑暗森林與帝國秩序〉
- ↑ CUP媒體:〈鄭立:退想齋日記 —— 朝廷變民國,民國變帝國,帝國變黨國〉
- ↑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以歷史必然性看近現代中國的衰弱〉
- ↑ 批踢踢實業坊:〈Re: [新聞] 若中國犯台 蔡總統:承受首波攻擊後 盼〉
- ↑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民國初年很多軍閥的原因???〉
- ↑ chenglap文章集錦:〈Re: [問卦] 有沒有反民復清運動〉
- ↑ 145.0 145.1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為什麼日本韓國一開始沒有創造出自己的 …〉
- ↑ 146.0 146.1 146.2 146.3 批踢踢實業坊:〈Re: [假設] 如果歐洲不曾發生過黑暗時代?〉
- ↑ 批踢踢實業坊:〈Re: [討論] 歷史上人民被統治的心態〉
- ↑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中國無法工業革命是必然的嗎?〉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假設] 假如沒有亞歷山大,古希臘會發生工業革 …〉
- ↑ 150.0 150.1 批踢踢實業坊:〈Re: [討論] 文明系列又出新作?〉,part 3
- ↑ 151.0 151.1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反對說法?〉,part 3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反對說法?〉,part 2
- ↑ 批踢踢實業坊:〈Re: [思辯] 有關貨幣是怎麼發行的問題〉
- ↑ 批踢踢實業坊:〈Re: [心得] 令人髮指〉
- ↑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中國無法工業革命是必然的嗎?〉
- ↑ 156.0 156.1 156.2 156.3 156.4 批踢踢實業坊:〈Re: [發問]為什麼中國沒有西方的自然科學〉
- ↑ 157.0 157.1 批踢踢實業坊:〈Re: [問題] 現代史的觀點差好多〉,part 4
- ↑ twitter:〈Cheng Lap:"@kenkachemhazard 我說的是「中世紀」, 但很多人誤會了是別的意義, 我是說, 中世紀, 現在是文藝復興."〉
- ↑ lihkg討論區:〈中國本身用個農曆,係痴線野來。〉
- ↑ twitter:〈Cheng Lap:"對我來說, 近代中華最大的錯誤, 就是把中華在思想上, 想像成一個十九世紀的社會. 而把一些十九世紀向二十世紀的轉變, 例如法西斯主義, 共產主義, 套用在二十世紀初的中華. 但中華在思想上, 其實是在中世紀, 真正應該參考的其實是中世紀對文藝復興這一段時間西方的發展."〉
- ↑ 161.0 161.1 批踢踢實業坊:〈Re: [討論] 好像很多網民都愛正體字〉
- ↑ twitter:〈Cheng Lap:"@dreamplan2004 @ab4010144 這是我常常說中華文明還是遊離於近代和中世紀的原因, 西方世界的宗教改革, 以及文藝復興, 真正動搖的是過去整個社會價值觀, 而我們還是, 沒有真正的脫離得了. 即使香港和臺灣也不是真的好多少."〉
- ↑ 163.0 163.1 twitter:〈Cheng Lap:"@jishunxing @Koi_Ivi @dreamplan2004 有的, 有一群宗教改革的可能支持者. 有一群文藝復興的創作者和藝術家的預備軍. 如果前者能夠找到他們的馬丁路德, 後者能夠找到他們的贊助者, 那麼中華文明就會走向文藝復興時代和宗教改革時代."〉
- ↑ twitter:〈Cheng Lap:"假設中華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宗教, 那麼就是一種信奉「天下」的一神教, 對照宗教改革時的天主教來說. 東方的馬丁路德若然存在, 他會意識到, 中華思想的陳舊和矛盾, 使一個能夠重新容納客觀情況的新中華論必然被研發, 一個政治性更低的, 文化內涵更高的中華論."〉
- ↑ twitter:〈Cheng Lap:"@uufish1 @ismybook 我則認為我們長久的誤解, 在於把儒家視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思想, 事實上, 我們清楚道家, 墨家也是從中華發展出來的東西. 而法家也不必用儒家來包裝, 他也應該進化. 儒家的問題, 就僅是被很多人視為一種這張過大的包裝紙."〉
- ↑ twitter:〈Cheng Lap:"@Isumi_MOD 所以歷史學者有一種說法, 就是中華是一種神權政治."〉
- ↑ twitter:〈LungZeno:"@ayaka_hizuki @rx4lcc @AnthonKuuga @28481k @wildwong 現代台灣人觀念,中國是國族,但香港人觀念不是。就算沒有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世上沒有任何國家叫中國,都依然是中國人。支持多幾個中國,無需香港老派華人否定中國人身份。"〉
- ↑ 168.0 168.1 chenglap文章集錦:〈Re: [問卦] 有沒有香港人的八卦 (Part 1)〉
- ↑ twitter:〈Cheng Lap:"@TXYiKe 中華少了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宗教改革."〉
- ↑ twitter:〈Cheng Lap:"@dreamplan2004 @ab4010144 這是我常常說中華文明還是遊離於近代和中世紀的原因, 西方世界的宗教改革, 以及文藝復興, 真正動搖的是過去整個社會價值觀, 而我們還是, 沒有真正的脫離得了. 即使香港和臺灣也不是真的好多少."〉
- ↑ twitter:〈Cheng Lap:"@uituit 問題是, 華人其中一個大錯誤就是以為西方超越東方是因為蒸氣機, 而不是宗教改革. 華人追求蒸氣機的結果就是制度和人文上的極端落後."〉
- ↑ twitter:〈Cheng Lap:"@snowmaner 我對於宗教改革是相當認同的, 也認為這是任何一個文明所應該要經歷的過程. 他將整個文明的信仰, 從神權或組織的權威, 轉移到人類本身的良知判斷."〉
- ↑ twitter:〈Cheng Lap:"@28481k @y2kcatman @BladeMasterHK @wildwong @fongyun @henrychiu01 @krislc 我沒暗示甚麼. 我只是說, 歐洲人在宗教革命當中確定了歐洲是不用教庭來管的, 而我們沒有宗教革命, 所以我們還在懷疑, 中華需要被管"〉
- ↑ CUP媒體:〈鄭立:Here I Stand —— 得罪我?Unfriend 你吖嗱〉
- ↑ 175.0 175.1 批踢踢實業坊:〈Re: [疑問] 基督新教的起源〉
- ↑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方格子 vocus:〈歷史上的中國,地理上的中國〉
- ↑ 批踢踢實業坊:〈Re: [觀點] 如何界定「歷史上的中國」?〉,part 1
- ↑ 178.0 178.1 批踢踢實業坊:〈Re: [觀點] 如何界定「歷史上的中國」?〉,part 3